危地马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建投专题全球油棕种植格局及产业发展思 [复制链接]

1#

要点总结

?当前油棕产业在东南亚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成熟的基础设施建设及较好的管理水平使得它们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东南亚的油棕产量尚有较大提升空间,预计未来仍将保持优势。非洲及中南美洲部分地区虽同样具备合适油棕种植的自然条件,但在错失首轮*金发展期后,或受限于*策支持及资金投入,或受限于保护雨林的压力,且国家分散难以集中力量,在具有先发优势的东南亚的激烈竞争面前,并不适合作为产业扩张的首选。

?根据我们的研究,未来东南亚棕榈油产量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预计在未来几十年里仍可满足全球需求的增长。种植面积相对受限的马来西亚可着力于单产提升,印尼则可双管齐下,一方面扩张开发程度较低的苏拉威西、巴布亚、马鲁古等省的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单产。近些年东南亚油棕产业扩张速度放缓,碍于环保、*策的约束,以及需求不足、利润下滑的压制,预计在行业更规范发展,适应收紧的环保及*策约束后,需求的推动将在未来油棕产业的发展中占据更为主导的地位。

?油棕种植面积的扩张及单产的提升需要*策的支持及企业的投入,在当前供应充裕的市场环境下,棕榈油长线价格趋向下跌,利润的收窄预计将对油棕产业扩张形成限制。油棕产业的扩张并非一朝一夕可成,需要稳步上涨的需求作为推动,这需求可能来源于人口及人均消费增加带来的食用需求增长,也可能来自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带来的生柴需求增长。需求影响价格,价格作用于利润及产业扩张,将最终对棕榈油价格形成支撑。

全球油棕种植集中于东南亚

油棕原产于热带西非,是一种全年开花结果的多年生油料作物。作为世界上产油效率最高的作物,近百年来,油棕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被竞相引种。油棕喜好高温多雨,最佳种植区域分布在南北纬5度以内,对环境较为严苛的要求使得其种植分布较为集中,*金种植带上的国家包括东南亚的印尼、马来西亚,中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西、危地马拉、洪都拉斯,非洲的肯尼亚、刚果、加蓬等。

虽然具备足够适宜的自然条件,*金种植带上的国家的油棕种植情况却千差万别,这与不同地区的经济、产业*策及环保要求也有较大的关系。在油棕的老家非洲,由于*策支持力度不足且缺乏合适发展契机,棕榈油年产量不到万吨。但墙内开花墙外香,油棕从遥远的西非移种至东南亚后,种植面积及产量却获得了迅猛的增长,当前东南亚棕榈油年产量高达万吨,包揽了全球近90%的产量份额。

油棕的人工种植始于19世纪初,起初棕榈油主要用于制造蜡烛和机械用润滑剂,彼时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对棕榈油的大量需求,但当时棕榈油仅由原产地西非供应,产量较少常常导致供不应求。年,油棕作为观赏植物被引进马来西亚,年开始商业化种植,却因为缺乏授粉媒介导致产出十分低下,并没有得到太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联合利华利用油棕象鼻虫大幅提高了授粉效率,棕榈油单产得到爆发式增长,“油王”属性显现,令油棕种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早期分提工艺的问世扩展了棕榈油在食品和其他领域的应用,单产的爆发式增长使得棕榈油价格变得低廉,单产及需求的增长对油棕种植扩张形成强力助推。

不可否认的是,东南亚油棕种植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策的支持。年,马来西亚将推动棕榈出口作为减贫手段的计划,鼓励私人将老橡胶园、老椰子园改种油棕。年,马来*府为棕榈油生产商提供一系列减税措施,产业界在此激励下开始大量投资棕榈油产业。而在年代,印度尼西亚也开始得到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荷兰银行等机构的贷款融资,油棕种植得到大力发展。在各方努力下,油棕成为东南亚国家的“*金作物”,帮助当地农户摆脱了贫困,也孕育出世界级的农产品巨头,如森那美、金光农业、丰益国际等。

然而,随着油棕种植的不断扩张,近些年马来西亚可供开发的土地面积日益减少,土地广阔但自然条件同样适宜的印尼受到越来越多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