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地马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诗词里的别样芜湖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诚信单位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169871.html

潜岳苍苍,江淮汤汤。

夏商肇启,雍容汉唐。

师源春秋,诗盛繁唐,

而师大正是坐落于芜湖这个充满诗意的地方。

古时,很多诗人在芜湖驻足,

留下不朽的诗篇;

而今,师大学子与新梅一起,

欣赏古诗,重温经典。

1孤芳不自赏

《蝶恋花怀于湖》

张孝祥(南宋)

恰则杏花红一树。捻指来时,结子青无数。

漠漠春阴缠柳絮。一天风雨将春去。

春到家山须小住。芍药樱桃,更是寻芳处。

绕院碧莲三百亩。留春伴我春应许。

年,十二岁的张孝祥随父张祁迁居芜湖升仙桥西,后十六岁中举人,二十三岁廷试第一,伴随着他的成长和苦读,芜湖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再后来,他捐田百亩汇水成湖,“环种芙蓉杨柳,鹭鸥出没,烟雨变态”,为“邑中风景最佳处”(叶绍翁《四朝见闻录》),也就有了今日风景秀丽的镜湖公园。

全词清丽婉约,跳挞如珠玉,处处景语皆情语,从伤春到赏春、留春,无处不流露出对芜湖的热爱和怀念,成为歌咏芜湖、写照镜湖的千古绝唱。

2天之痕

《赤铸山》

汤显祖(元)

干将昔此铸芙蓉,风雨千秋石上松。

借问阊门腾虎气,何如江上锁蛟龙。

干将莫邪铸剑而留下的淬剑池等遗址已经成为芜湖人,乃至安徽人的骄傲。它位于芜湖神山公园风景区内,是芜湖八景之一的“赤铸青锋”重要组成部分。

莫邪干将铸剑已是两千五百年前的事了,历史在这里已经沉睡得太久太久,上面履盖的尘埃已经厚厚一层。

值得庆幸的,这些铸剑遗址几乎还保持着原始的模样,今天我们看到的淬剑池也罢、砥石、铁门槛也罢,

几乎和当年*庭坚、汤显祖见到的一模一样,若非要说有何不同的话,也许只是千百年来沧桑岁月打磨的印迹更深了,仅此而已。

3等风来

《南陵道中》

杜牧(唐)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芜湖地处于长江的下游,这里河网纵横,百舸争流,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水陆枢纽。唐代诗人杜牧在江南做官时,曾经多次乘舟往返于这一带。

碧波轻漾,湖光旖旎,年轻的杜牧就在初秋的青弋江边留下了一段爱情佳话。

杜牧第一次赴安徽宣城做官时,从水路经由芜湖至南陵弋江转道。水烟袅袅的湖面上,二十八岁的杜牧从船上看到岸边凭窗远眺的苏柳云,一见倾心、坠入爱河。杜苏之恋也成为杜牧一生中最为珍贵的一段感情。

4小别离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李白(唐)

我闻隐静寺,山水多奇踪。

岩种朗公橘,门深杯渡松。

道人制猛虎,振锡还孤峰。

他日南陵下,相期谷口逢。

隐静寺位于芜湖市繁昌县平铺镇五华山隐静禅林风景区内“五峰会合处”,相传是南朝宋时神僧杯渡所建。

杯渡是印度高僧,因“常乘木杯渡水”故被称为“杯渡”。在此诗中,隐静寺是特别的,就连山、水、橘、松都和别处不同;

而僧友也是特别的,是为数不多的道行高深者;

不舍之情更是特别的,特别希望刚分开就又可以遇见。

5绣春刀

《望天门山》

李白(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开。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与和县的长江两岸。《望天门山》是开元十三年(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

6一枝梅

《减字木兰花》

吴敬梓(清)

卸帆窗下,一带江城浑似画。

羽客凭阑,指点行舟杳霭间。

故人白首,解赠青铜沽浊酒。

话别匆匆,万里连樯返照红。

这首词写于公元年,当时吴敬梓雇船返回南京,行至芜湖时被大风所阻,只好上岸等候。吴敬梓点了茶和糕点,店家要六文,他却只有五文。

正尴尬无奈之际,道士王昆霞帮他结了钱,

并引见名士朱乃吾和他相见,真是雪中送炭。

吴敬梓感慨之余,写下了这首词相送。

如今岁月已远,事过境迁,

但这一桩文人趣事早已融于芜湖的山水之间,

为美丽的芜湖又增添了一份诗情雅韵。

有芜湖的山水,更有芜湖的情谊,

这些诗,无不是芜湖宝贵的精神财富!

新梅在这里跟同学们分享这些诗,

是希望同学们和新梅一起,

感悟诗人的灵气,吸取诗句的精华,

共赏,共勉!

美工:*基祥

排版:雷济慈

文案:*豆豆赵丽

本期编辑

策划:安师大新媒体工作室

责编:朱雨琪

校对:李英姿

编审:马星宇

投稿:xmtahnu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