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地马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咖啡的风韵,倒影在茶里 [复制链接]

1#

从平整的坝子望出去,目光越过无垠的稻田,三五村庄点缀,层层叠叠的山峦荡出天外。海拔一千米上下的山腰,杂木林郁郁葱葱,闪着油光。这种高度,正是咖啡和茶园的所在。亚热带温暖的季风时时吹拂,带来丰沛降水,把茶园或万顷咖啡滋养的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一个听上去遥远恍惚的名字,此刻已身临其境。

到德宏出差,我特意去了趟“后谷集团”,英文名“HOGOOD”,为了长长咖啡的见识。平时嗜茶,咖啡像可有可无不大相关,偶尔去星巴克或冲一包速溶咖啡,亦不识滋味深浅。不过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咖啡的文化倒是同样吸引我,那该是一个巨大的未知的体系,像一颗参天大树,越陌生越不禁“绕树三匝”。

云南出产小粒咖啡,产量据说占全国咖啡的九成多。在超市里,在展会上,在橱柜里,小粒咖啡司空见惯。或曰小粒咖啡品质上乘,是咖啡中的“味精”,雀巢、星巴克不可或缺。我对此论不以为然:咖啡应是全球产地精心拼配,不同风味融合互补,方能锁定多种口感,你一个小粒咖啡能包打天下?后谷咖啡的于红恩笑呵呵地接过话头说,小粒咖啡相对于中粒,可单独烘焙、研磨、冲泡、品饮,无需再拼。云南小粒咖啡主要是阿拉比卡(Arabica)豆,“浓而不苦,香而不烈,有宜人的果酸味”,若从法国传教士在大理宾川朱苦拉种植开始,已有百年多风云历史。当年苏联专家指导栽培咖啡的保山潞江坝,如今产量品质仍是一流。

说话间,一小杯后谷咖啡端了上来。或许这次是用心品饮,果然香浓适口,精神舒爽。在座的杨亚仙介绍,这属于单品咖啡,也就是一小块水土上的“小众产品”。杨亚仙不简单,这个丽江姑娘进后谷工作十年,拥有精品咖啡协会(SpecialtyCoffeeAssociation,简称SCA)的咖啡师资格认证,这项国际认证在后谷集团也只有两人获得。SCA的认证分作六个板块,分别是咖啡师技能,也就是磨豆冲好一杯咖啡;咖啡生豆,即一粒种子从种植、收获到储运、烘焙的生命历程;还有咖啡基础知识、烘焙、冲煮、杯测品饮等。这认证和茶艺师有一比,当然多了国际范,也就显得更为科学、标准。

一杯咖啡的风味要素,可用“四味一香”概括,分别是苦味、酸味、甜味、醇厚和香气,这些要素的细分和排列组合,产生风情万种的迷人风格,浩渺如众生。一杯好的咖啡诞生,离不开咖啡品种、生长环境、加工工艺和冲煮手法“四个好”,每个环节失败都将功败垂成,“好咖啡是脆弱的”。不过,因为咖啡是世界性饮料,地域文化和口味习惯的尊重很重要,咖啡师杯测时有个校准环节,防止因个人喜好而打分高低悬殊。比如危地马拉安提瓜咖啡,因淡淡的烟熏味被称为“香烟咖啡”,烟味并不妨碍其成为“最完美的咖啡豆”,甚至有人藉此联想到神秘的印第安人玛雅文化,一杯在手唇齿留香后,沉浸在浪漫的“南美联想”里。

“四个好”里乾坤大,有些品质可遇不可求。比如小区域的水土环境,拿小粒咖啡来说,海拔越高酸味越好,这个酸不是让人不适的酸,蕴藏了口感的活性基础。至于香气、醇厚等,和当年的阳光温度刮风下雨都有关系,“收成”一词意蕴极丰。高明的咖啡师认真看仔细品,能读出一杯咖啡背后的信息。再比如烘焙,从浅到深分几个层次,就像乌龙茶的焙火工艺,需根据咖啡豆施以不同的手法,故而并非所有星巴克门店都有资格烘焙,有些只磨豆冲煮。即使是冲泡磨好的咖啡粉,水的硬度和水温也有讲究,就像不同的茶叶注水手法要求不同,一般人还真摸不清门道。

“四味一香”也好,“四个好”也罢,和茶叶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些普洱茶老茶客,对烟熏味同样很迷恋,这一度成了下关沱茶的风味标签。往文化上说,有些人由茶的烟熏味联想起茶农家的灶台,以为是温暖乡愁而不觉得制作不精。咖啡的酸,好比普洱生茶的涩,醇厚更是一款好茶尤其是老茶的“骨头”;而那些小众的“单品咖啡”,不正是“山头茶”的道理?杨亚仙预测,随着咖啡市场的成熟和细分,个性化的庄园咖啡,是个趋势方向。

咖啡之道如茶。在云南,二者产地也高度重合,普洱、临沧、版纳、德宏、保山等地,恰恰是咖啡和茶在云南的主产区。杨亚仙说,小粒咖啡的生长海拔越高,品质也越发优异,但快到两千米会损失产量甚至有霜冻。这一海拔区间,的确也是茶叶的适宜空间。只不过,茶叶更喜欢酸性的砾壤。如此说来,咖啡和茶叶确实是相似度高又不甚相争水土的一对兄弟。

德宏也产茶,而且古茶树资源相当丰富。我曾去过芒市三台山,感叹其和南糯山相似!都离主城不远,山上凉爽可避暑消夏;三台山上的德昂族,是云南“最古老的茶农”之一,南糯山上多是哈尼族同胞;二者都有古茶树资源,只是三台山上少些,也更缺水。如此以来,随着德宏旅游发展的时机到来,三台山的茶文化开发前景广阔。想着这些,我踱进宾馆茶店,想一亲德宏茶“芳泽”。店员是个缅甸姑娘,清秀和善,汉语还不熟练,交流起来有困难。不过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