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自愈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7/5602607.html工作日简报与悟谈()
一段早报,一篇杂文,陪伴您每天辰时通勤路,利益与文字犹如一面镜子,得益于纪录、沟通、传播、借鉴、分享、创新、品味、收藏。?
——杂言.悟谈——
1、外交部:中方将对涉藏问题表现恶劣的美方人员实施签证限制;美*机又对中国抵近侦察,这次距广东海岸不到公里;?
2、河南7万件过期食品在西安变更日期销售,监管部门介入;?
3、工信部:严肃查处商务楼宇、工业园区宽带垄断问题;?
4、南京一名11岁男孩高空抛"水袋"找乐子,家长不以为意:批评过没听进去;?
5、华为已申请大量鸿蒙商标,公司:正常商业流程;?
6、香港新增2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19例为本地病例;?
7、中国人民银行定于年11月5日起发行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元纸币;
8、湖北*冈山体滑坡致9人被埋,已找到6人其中5人死亡;四川广汉一花炮厂巨大爆炸,网友:现场可见浓烟升腾;?
9、澳大利亚*府发布赴中国旅行风险提示,中方回应:可笑;?
10、南非发生多起针对中国公民持枪抢劫案,致侨胞2死3伤;?
11、美国佐治亚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调动0名国民卫队成员维护治安;美国宣布退出世卫组织,中国学者:这是在“破罐子破摔”WTO:美国仍拖欠约两亿美元会费;驻韩美*司令部回应驻*大闹釜山再次激怒韩国舆论:没道歉,无诚意;?
12、中国疫情最新:9日5时,累计确诊例(北京例),新增31例(北京0例),现存确诊例(北京例),无症状感染者例,死亡例,治愈例;
海外疫情最新:9日5时,累计确诊逾万多例,单日新增21万,现存确诊万多例,累计死亡54.3万多例;美国万多例(增6万),巴西万多例(增4万),印度74万多例(增3万),俄罗斯69万多例,秘鲁31万多例,智利30多万例,西班牙29万多例,英国28万多例,墨西哥26万多例,意大利、伊朗24万多例,巴基斯坦23万多例,沙特22万多例,南非21万多例,法国、土耳其20多万例,德国19万多例,孟加拉17万多例,哥伦比亚12万多例,加拿大、卡塔尔10多万例,阿根廷8万多例,埃及、瑞典7万多例,白俄罗斯、比利时、印尼、厄瓜多尔、伊拉克6万多例,荷兰、阿联酋、科威特、乌克兰、阿曼、哈萨克斯坦、菲律宾5万多例,新加坡、葡萄牙、玻利维亚、巴拿马4万多例,瑞士、波兰、多米尼加、阿富汗、巴林、以色列、罗马尼亚3万多例,爱尔兰、亚美尼亚、尼日利亚、洪都拉斯、危地马拉、阿塞拜疆、加纳、日本2万多例,奥地利、韩国、丹麦、塞尔维亚、阿尔及利亚、摩尔多瓦、捷克、喀麦隆、摩洛哥、尼泊尔、科特迪瓦、乌兹别克斯坦、苏丹1万例;
来源
澎湃新闻、人民日报、新京报、人民网、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新华网、中国新闻网
——?杂言.悟谈——
“断舍离”最早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简单说,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从而追寻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
“断舍离”如今不仅有渐成流行语的趋势,而且作为一种现代生活理念开始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断舍离”代表着一种极简主义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是否应当崇尚暂且不论,至少,关于读书,它有着借鉴意义。?
读书,面临着“舍”与“得”的问题,舍弃多少,往往也就意味着得到多少。
舍弃了推杯换盏的忙碌,才能得到读书的充盈;舍弃了对虚名浮利的追逐,才能得到读书的宁静;舍弃了向泛滥资讯的举手投降,才能得到读书的深刻。
读书的“舍”与“得”,也可谓“减”与“加”,唯有“断舍离”了种种主、客观条件上的枝枝蔓蔓、牵牵绊绊,读书方可获加分增效。?
曾有人因此回顾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阅读图景。当时阅读的物质条件很差,读书的风气却很浓,无钱买书,学校就把《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撕下来每天贴几张到布告栏上,同学们类似看连续剧般,每天簇拥在布告栏前读小说,一两个月才把一部书读完。
那时青年人对于读书的热情,以及读书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当下的年轻人恐怕很难想象。事实上,那个年代的客观环境已经别无选择地帮助人们实现了“断舍离”,书籍的阳光从而得以穿越物质条件的困窘,照亮读书人的内心。
当然,那时候的“断舍离”只有一种狭窄的意义。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了,科技进步了,人们面临的物质诱惑越来越大,可供选择的生活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想要保持人格的独立与内心的沉静也越来越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种形势下,“读”还是“不读”需要抉择;即便选择了亲近读书,也还不得不面临着“舍”与“得”、“减”与“加”的问题,能否适时予以“断舍离”,便显得尤为重要。?
据统计,我国的国民阅读率有所提升,社会整体的阅读质量却未见同步跟进。最近一项针对作家、白领、媒体从业者、大中学生、农民工打工者等群体的阅读调查显示,除了作家尚能保持读书的定力之外,其他被调查人群的读书状况皆不容乐观,特别是“十分喜欢阅读”的学生比例在逐年下降。
读书,对于社会公众尤其对广大青少年,的确需要追求精神层面的阅读“断舍离”。
数字化时代的阅读更加便捷,当太多人一味追求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的高端先进,沉浸于物质化的快感之中时,我们不妨在阅读内容上选择一两本好书为伴,哪怕只是抬头看看天、看看云,与周围人聊聊读书体会,也是好的;当太多人沉迷于八卦新闻、无厘头消息,
津津乐道于种种所谓的时尚话题时,我们不妨向经典稍稍靠拢,把有限的生命花费在阅读经典上;当太多人八面玲珑为名忙为利忙,总在感叹身心疲累无暇享受时,我们其实完全可以变一变观念、改一改习惯,匀出一些时间专注于读书,在读书中领略一番别样天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断舍离”。在消费主义时代,“断舍离”或许对于追求物质生活的人来说有其无奈,然而对于阅读目标的选择却蕴含着意趣,值得反思与尊崇。
——THEEND——
免责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