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十四年致力公益事业 http://m.39.net/pf/a_5882645.html日本UCC上岛咖啡,年创立,年发明了挂耳包咖啡并注册了专利,随后推向市场。挂耳的历史,尚不到20年。
挂耳的好处,我已经不下一次地在文章里提过,但既然这次说到挂耳创始者,涉及挂耳存在的必要性,请允许我再说一遍——挂耳,是能把“方便”和“B格”这两个矛盾的特点完美结合的产物;可以让你不用花高价购置咖啡机,只需一个手冲壶,一次简单的冲泡就涵盖了豆子、磨豆机、电子秤、滤杯、滤纸的要素,不到一分钟,就能get一杯仪式感满满的手冲咖啡。
在便捷和品质之间找平衡,向来是日本人的拿手好戏。
不过虽然身居挂耳发明者,UCC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个比较低调的品牌,而坊间对UCC的认识,也还大多是通过它家红、绿、蓝标的职人系列;
大概因为和日本社会给人的印象特别相符,“职人”这两个字一打出就相当深入人心,大多数人可能理解为“适合上班族喝的咖啡”,甚至连不明就里的卖家也会给它贴上“工作提神”的标签;其实,UCC所谓的“职人”指的是“咖啡职人”,可以理解为职业咖啡师,官方给这个系列的注解是:“咖啡职人的匠心凝聚,因为匠人的讲究与执着,才有醇香的美味。”
明明很多人因此误会了该系列的定位,却在客观上令人印象深刻,让更多人记住了UCC,也算是一个美妙的误会了。
不过本花这次想写的不是已经讲滥了的职人系列挂耳,而是“咖啡探究”系列——精选7种来自世界各地咖啡产区的原料(其中包括2种庄园豆)打造而成的挂耳,听起来就比“职人”、“TheBlend”等风味标准化的系列更有新意和活力。
结果是否如我所料?还待一探究竟:
UCC咖啡探究滴滤式挂耳咖啡
价格:65元/袋(12包)单价:5.42元/杯
*如按2袋98元算,单价只需4.08元/杯
??淘口令:¥DIVic4JnQTJ¥
“精选来自世界各地咖啡产区的原料,采用考究的制造工艺,品味一杯醇香咖啡和它背后的故事。”——这样的概念,就很接近最近本花一直在研究的“精品咖啡”了,但还是有区别的。
挂耳包的设计很有特色,在杯上箍一圈,可以选择套在杯壁上,也可以选择完全架在杯沿之上,不怎么挑杯子,能架得更高、更稳;
滤纸也和别家不同,更接近手冲咖啡的V型滤纸,没有肉眼可见的网眼,更细腻,而流速倒反而更快;就观感来说,这里冲泡后的湿粉,不会留下恼人的脏脏的痕迹。
虽然挂耳包冲完即可抛弃,但作为完整手冲体验中的一环,UCC这种挂耳包会让我在冲泡时更放得开。
1/7
巴西Sert?o庄园
官方描述:醇厚甘甜,后味干净清爽
巴西是UCC采购咖啡豆的主要产地之一,UCC在当地对生豆出口前的品质检查,包括豆目大小、瑕疵率及其他UCC独自定制的品质基准,在当地被视为zui严格的严查基准。
这款挂耳的干香无甚特别,但热水刚浇入,便有一股熟悉且讨人喜欢的花生酱香吸引了我。入口不出所料的甘甜,平衡中透着一丝轻快,没什么拖泥带水的后味,相当易饮。
P.S.老包装里取代该巴西庄园风味的是坦桑尼亚Edelweiss庄园,如有特别需求还请注意查看包装详情,但个人觉得这个口味没有好喝到必须拥有。
2/7
危地马拉NuevaGranada庄园
官方描述:水果的酸味,浓郁的醇厚口感
深得我意。虽然才写到第二个就交出“MVP”有点剧透,但真就忍不住要夸。
干香带着明确的豆沙和炭烧香气;较湿瞬间就涌现出一股饱满的水果味,仔细辨别,是桂圆;很快风味发生转变,愈发浓郁——是叉烧!烤炙、甜酱、荤香,交织在一起的那种浓郁,闻饿了都……
喝起来,在口味上倒远不如气味这么刺激,平衡得不近人情,甜、酸、苦过于平均从而抵消了;但口感令人着迷,仿佛酒体般的浑圆body,相当顺滑,流经舌头后有结结实实的触感。
3/7
炭烧咖啡(黑色)
官方描述:炭烧特有的烘烤香气以及深厚浓郁的口感
炭烧这个本该浓烈的味道,以挂耳的形式去喝,会弱化很多,这是有心理准备的。
撕开封口之时,闻到的不是想象中深烘的苦味,而更像是偏酸的豆沙味;喝起来果然相当平淡,全程没有留下任何记忆点。
4/7
摩卡拼配(红色)
官方描述:圆润柔和的口感,具有宜人的甘甜香气
也没有预想中的巧克力味,无酸,轻度回甘,总体平衡。
5/7
哥伦比亚拼配(蓝色)
官方描述:口感浓郁柔和,果酸圆润,收口留有甘甜气息
干粉味很特别,酸中带有辛香味;喝起来是干净的如药的苦味,这种苦味必然带有回甘,仿佛是舌头自然分泌的;body十分轻盈,整体印象是通透。
是个适合加入牛奶的味道。
6/7
乞力马扎罗拼配(绿色)
官方描述:清爽的果酸口感,入口柔和圆润,香气浓郁
大多数人只知牙买加蓝山,殊不知位于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地区,也是很重要的一大山地产地,能在UCC的“世界地图”里喝到还颇有一番小确幸。
干粉的酸度有棱有角,一派生人勿近的姿态,而淋湿后则立即热络了起来,依旧是酸的,但热橙汁和切开的鲜柠檬还是有区别的。
别看气味上煞有介事,真喝起来竟然挺清淡,口感乖巧圆润,让人疑惑刚才那么多戏的酸味去哪儿了。放凉了还有点茶感。
7/7
赞比亚手摘(橘色)
官方描述:果酸丰富,香气浓郁,口感平衡度较好
虽然按照官方给的坐标,该系列里酸度最强的是危地马拉庄园,但实际喝下来,这款的酸度才是最有存在感的。
淋湿之后先是飘出烤坚果味;喝起来,之前比较多的是酸中带苦,而这款是口口苦后回酸。
20年里,挂耳已经百花齐放,就连作为咖啡文化后来者的我们,也能在某宝上淘到各种五花八门的挂耳,就比如本花已经策划在做的“飞碟挂耳”测评,就算是其中玩出花的了。
别看UCC做挂耳的资格最老,生产线已经蛮丰富了,分类、目标客户也相当细致,原料采购、生产标准更是出了名的严格,但最终得到的味道,竟然都是一致地顺口、易饮、不唐突,个中差别也只是在相当有限的范围内浮动。
之前喝别家的风味挂耳,总有个别几款会拥有较为突出、鲜明的个性,但在UCC这里几乎不存在,似乎奇妙地在某种程度上,同日本人的性格不谋而合。
作为一款进口的挂耳,美好的性价比令它超额匹配“口粮”该具备的素质,出品稳定但也意味着不会有什么惊喜,适合口味比较专一,只想平平淡淡喝一杯咖啡的人。
??推荐阅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