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地马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翡翠原石行内黑话赌石想要赢,必须牢记 [复制链接]

1#

水头水头常简称水,是指翡翠的透明程度。透明度高则叫水头长、水头足,透明度低则叫水头短、水头差。还有一种几分水的说法,是指用聚光电筒(点光源)来观察翡翠的透明度,并且用光线照入的深浅来衡量水头的长短,如3mm的深度为一分水,6mm的深度为二分水,9mm的深度为三分水。

价格在翡翠交易中,有不少刚接触的朋友对商家说的“小六价”这样的价格感到很茫然,觉得这是“行业黑话”。其实准确讲它不是价格,是价位区间。(不单是珠宝行经常这样表示,其它行业也有)价位表示法:1、2、3是小,4、5、6是中,7、8、9是大,五、六是价格位数(比如,是五位数),结合起来,大五是~元,小六是0~3元。某某价多少开:如小六3开,就是小六价里3开头的,即~3。小中大混合:如大中五、小小六分别指中五价里的大数(~)、小六价里的小数(0~1)。跟上面的“多少开”意思差不多。

翠性翠性是指翡翠中单斜辉石的解理面或晶面,对光的反射看上去呈片状、针状或星点状闪光,这种现象成为“翠性”。行内人士常形象地描述为蚊子翅、苍蝇翅。一般来说,单斜辉石颗粒越粗大,翠性越容易观察到。(抛光后或种水极佳的翡翠肉眼基本看不到翠性)

冰感

翡翠质地非常细腻,晶粒间结合非常紧密,且高硬度,通过抛光达到最佳的光线、形体和工艺完美统一,光感清晰锐利,反差对比强烈,极度纯净的翡翠表面使折射率作用显著,所产生的光学效应使人在感官上感受到如冰一样透彻,寒光泠泠的感觉。

起莹翡翠透明度高,水头好,颗粒细腻,且排布均匀有序,当光线穿过这样的翡翠,边缘会折射出一条亮线,即我们叫的莹光,在有一定弧度、弧面的翡翠上更容易起莹,它是一种光学表现。

起胶顾名思义就像凝固的胶水,当你转动它时,随着表面光线的作用,看起来就会像流动的胶水一样,光线在翡翠的表面所折射出来是整块的、连绵不绝。之所以翡翠的表面能出现起胶的现象,那是由于翡翠内部晶体颗粒很细小,这样表面才能出现胶状样的东西。

底是指翡翠的质地,主要由翡翠的结构、透明度和所含杂质的情况决定,专业描述是指翡翠除绿色之外的其它所有方面的综合表现。常听说的底色很好,说的是翡翠的质地颜色

棉翡翠的棉是一种絮状、无色的的包裹体,以半透明至微透明存在于翡翠的颗粒、缝隙之间。常见的棉呈丝状、带状、条带状、团块状、云雾状等等。棉几乎存在于所有翡翠中,极品至老坑玻璃种也能微弱看到晶体中的棉,“无棉不翡翠”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对桩厚桩厚桩,翡翠成品的长度和宽度的综合厚度,即有一定的厚度同时要横向面也要比较大。简单点理解就是又厚又大。对桩,翡翠行里,客人在挑选宝贝里,看上眼了、感觉看对了,第一感觉是喜欢的,那就说这个宝贝对桩了(合你心意了)。这里不涉及价格,只是说你对某件东西的“感觉”或者叫“印象分”。

从地理上说除了缅甸出产翡翠外,世界上翡翠出产的国家还有危地马拉、日本、美国、哈萨克斯坦、墨西哥和哥伦比亚。这些国家翡翠的特点是达到宝石级的很少,大多为一些雕刻级的工艺原料。市场上商业品级的翡翠玉石95%以上来自缅甸,因而翡翠又称为缅甸玉。

危地马拉等地的翡翠原矿石,很像缅甸糯种料子,价值不是很高!

缅甸翡翠矿床位于缅北摩谷的雾露河中上游地区,原生矿带长km,宽10~25km,面积三千余平方千米,走向北东。

现已查明翡翠原生矿点20处,大概分为:后江、帕敢、龙肯、达木砍、抹岗矿区等,其中帕敢-道茂矿区是最大、最著名的矿区,也是最古老的矿区。

江先生在《翡翠之旅》中有说:“相传13世纪时,翡翠是云南商人驼夫发现的。英人伯琅说过:宋元初,缅地玉石开采,已相继开展。只是传说,在历史资料中找不到的,现在的帕敢寨建立的时间并不久,约多年。当初的帕敢是在原始森林中开阔出来的。”

年3月,奈温发动政变,彻底推翻了吴努政府,组成以他为首的革命委员会和革命政府。

奈温上台后下令封闭矿场,全面禁止采挖及买卖,一旦发现买卖抓到就没收、罚款、判刑入狱。而矿上挖掘的人,一旦被发现,就会开枪,格杀勿论。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年,这20多年里仍然有许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山上偷偷采挖。

他可不姓吴哦!(吴是缅甸的一种尊称,类似伯伯之类!)虽然不让采矿和买卖翡翠,但是那个时候的景颇族(独立军)法律又不同,只要交税就可挖采玉石,因此这种情况下,山上仍然有人挖玉石。山下暗地里做买卖,买好了通过小路运输至泰国。旅途中会有土匪、其它政党的势力兵团、政府的人搜查等等困扰。

年以来缅甸政府将矿山拍卖后,老板们可以拿到1—5年不等的开采期限,但如果财大气粗,也可以同时拥有几座不同的矿山。

“如果和政府关系好一点,还有可能更多,玉石老板们都希望在有效期内尽可能多地挖遍这片地。(这只能是个几率问题,多了才有机会挖到好料子!)后期缅甸政府开始鼓励民间与政府合作。

政府提供地皮,民间提供资金,交易后先给政府交10%的税,剩余部分政府和民间双方按照一定比例分成。但民间并不喜欢这种模式,觉得自己太吃亏,但却没有办法,因为这是一个资源说话的行业。(一般统一由缅甸政府组织的公盘销售!)

缅甸矿区的开采时间,每年9月至次年4月。其余均是雨季,坑洞积水,气候炎热,生活和挖掘都十分困难。

每到旱季,三五成群的玉工,自发地上山寻找老板,选中场口,用铁镐撬棍,像打井一样向地下深掘,若挖到石头,小件者送上地面分辨,大件者用水冲去泥土,细心判断是否翡翠赌石,然后用尽大力抬上地面,若不好或不是翡翠,就避开其石,继续深挖。(开采之艰辛,获利之不易,我们手中的翡翠,来之不易!)

下面是年缅甸矿区的照片,很多矿山已经挖的深不见底了,不知道还能有多少翡翠可以挖到!

很多矿坑积水过深,继续开采,成本过高!矿工的生活也十分艰辛!大山被铲平了!翡翠第一赌,赌开采的矿坑,赌命一样的开采作业方法,翡翠来之不易,大家珍惜!

仅年的统计数据,帕敢地区就发生了40多次矿场塌方事故,其中一次有超过人死亡。据帕敢警方统计,自今年初至6月1日,当地已发生8次塌方,造成15人死亡。

面对这一连串的伤亡数字,到目前位置做翡翠生意6年多现在已经见怪不怪,其实这都“这很正常”。真正危险的还不是矿难而是收料的过程。自上而下,每个人都想从这片矿场中分得利益。上世纪,当地武装力量与缅甸政府军激战,玉石资源是双方争夺的焦点。在近些年,当地发生的示威活动,也与缅甸政府收紧开采权有关。

能常年从帕敢带货,我们同样也需要依附于当地的武装力量,我结识了当地的一位“司令”,(他们那边的局势就像中国解放前,山土匪有枪有人。占山为王,自封“司令”)因而获得了进出矿区和带货的权利。每次我们来到帕敢,即使拿着“司令”的介绍信,也需要打点间隔几米就会遇到的持枪岗哨,我们通常塞过去一包中华烟、几百块人民币,缅甸人喜欢抽中国烟“兄弟你闭一下眼睛,我过一下。”

我们每次只会在矿区待两三天,当地派系林立,有20多个“司令”共同管理,比较担心停留太久会惹来别人的不悦。当一块玉石被挖出后,超过三分之二的收益都会落在政府、企业或是地方武装势力之手,“我自己也不敢太贪,挣了钱尽量多分给手下的当地人。”

相较之下,亲手挖到翡翠石料的矿工们,能得到的却很有限。在矿场,他们是最容易分辨的一群人,相较衣着整洁的收料人,矿工们大多穿戴破旧、腿上绑着护具。

我随从小相说挖翡翠永远是挖翡翠的。”绝大部分矿工很难变成收料的生意人,因为他们不懂行情,也没有销往国外的渠道,“一块价值5万的翡翠原料,即使收料人把出价压到0元,矿工往往还是得接受。”大部分矿工也不懂分辨石料的好坏,商人更不会透露真正的市场价格。

去年11月份我们再矿区碰到了一块10吨的好料,发现它的是一个30多岁的帕敢矿工,“当时发生了一次小的塌方,那个矿工自己的位置也很危险,结果塌方让玉石露了出来,被他找到了。”

怕被别人抢先,我们派人盯紧了玉石,自己带着几个人去跟矿工谈价格,矿工话不多,一个劲抽烟,最后要了3W人民币。“现在那块料子被运到了国内等着拍卖,起拍价3.3亿

中国市场历来是缅甸翡翠的主要流向之一,资料显示,中国精品翡翠价格近50年来上涨了0倍。我们一直在云南瑞丽的做翡翠生意,我负责在矿区前方收翡翠原石,托人运到国内,之后再寄给客户或是根据要求进一步加工。

直播间是我们最主要的交易平台,我们每天通过直播的形式展示翡翠原石,客人当场出价,赚取差价以及百分之十五的代购费,料子越好,利润空间越大。三百块收来的普通原石可能只卖到五六百元,但好的料子价格能翻一二十倍,“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到二三十万元,其中一半是纯利。”

一份关于缅甸玉石行业的报告中指出,仅在年,缅甸开采的玉石总价值高达约亿美元,相当于缅甸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半。根据中国海关数据,年,有价值余亿美元的玉石通过官方渠道进口到中国。而在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中,尽管合法的翡翠销售为缅甸政府带来了大量税收,但可能每年有一半甚至更多玉石流入了黑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