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地马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被称作第三次生产力革命的定位是怎么来 [复制链接]

1#
中国白癜风专家 https://m.39.net/disease/a_5477319.html

从生产力解放的角度来看,目前在世界上共历过三次生产力革命。第一次生产力革命源自于泰勒。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掀起了人类工作史上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力革命,大幅度提升了体力劳动者的生产力。如果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的关键就在于《科学管理原理》提升了体力劳动者的生产力。在此之前,人们制作精密的仪器只是依靠能工巧匠,《科学管理原理》将复杂的制作过程简化为各种简单容易操作的步骤,最终通过步骤之间的互相组装完成那些被视为不可能完成的大型或精密型的仪器。这正是现在的工厂和流水线的开山鼻祖之作。

第一次生产力革命带来的远远不止是速度和效率。由于人们的工作强度降低,普遍人们的寿命开始延长,人们利用多出来的时间开始做其他的事情,例如教育,科研等等。

在第一次生产力革命的支持之下,教育的发展令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知识分子,随之知识型社会开始到来。为了应对知识型的社会,让更多的知识分子创造更多的价值,历史上便迎来了第二次生产力革命“德鲁克的管理学”。管理学科的建立和广泛传播在提升了组织的生产力的同时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知识分子,他们多以群体化出现,在一起互相协助,以创造更多的绩效和成果。公司的出现也正是第二次生产力革命之下的衍生物。

反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为什么会爆发如此大规模的战争?个人认为是对生存物资的争夺。为了满足生存,不得不对物资进行大规模的争夺。而现在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物资化程度提高,可以做到自产自足,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展开了贸易,各自巩固各自的朝政,更是为了人们的富足生活和自家物资的安全,所以现在各国家之间相安无事。如果再有战争出现,那么大部分原因是在于某项物资出现了短缺或者供给不足。

所以我们要感谢生产力的解放,令我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我们才有时间和情调游山玩水,诗词歌赋,谈情说爱,畅聊人生和实现理想。

目前在大学里普遍开设着管理学学科,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的管理型人才。现在的社会不再是由政府或者国家的单一组织治理,而是走向了由知识组织实现自治的多元化、多权力中心化。如此一来,给了更多的人上升的空间和实现自我目标的通道。当然,同时由此之中也诞生了竞争,尤其是在某一特长领域之下,竞争空前强烈。

在第二次生产力革命的推动之下,我们的生产力也好物资也罢,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从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就能够感受到。在20世纪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在21世纪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对于产品来讲,在20世纪之前,是产品选择我们。那个年代工厂的生产力低下,买个手电筒都要托人跟厂子里拉关系。而现在是我们选择产品。即使我们不需要某些产品他们也会通过各种方法传递给我们,供我们选择。以至于广告业、媒体传播、互联网、自媒体现在是多么的发达。

在科学管理时代,价值的创造就像京东的口号那样主要在于“多、快、好、省”地制造产品,因此重心在于工厂。而现在不一样了,工厂的产出速度远远高于我们的消化速度。现在的主导因素是在于我们喜欢什么,工厂就会加大马力为我们制造,并且为了或者消费者的选择打着各式各样的广告和文案,起着十分富有内涵和新意的品牌名(关于品牌的诞生又是牵扯到另一个问题,请参考本平台的文章“视觉锤的诞生”一文)。这令我想起了前些日子的猫爪杯。一个猫爪杯本身制造成本极低,因为需求量大被炒至上千元。工厂大批量制造,一时间盗版猫爪杯遍地皆是。

反观之在现在的社会存在着另一种大问题。如何整合我们的生产力,为我们生产我们所需要的产品,如何让客户在产品身上发现更大的价值点是现在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是选择的暴力,我们在同一品类下有上千种可供选择的商品,另一方面是信息的爆炸,为了推广产品而开始爆发的广告业和传播业。

在上个世纪广告刚开始诞生和发展的时候,人们通过电视广告选择自己倾慕的商品。比如自己喜欢的明星代言的产品,是看起来比较高大上符合自己身份的产品或者选择自己青睐的品牌。然而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明星代言遍地皆是,广告做的一个比一个花里胡哨,再者全球贸易的诞生,更是为我们提供了太多太多的选择,以至于消费者陷入了选择的困局里。

物资的缺少令消费者互相争夺,物资的丰富令生产者互相竞争。

在此背景之下诞生了新的生产工具“定位”。

在年,被杰克特劳特发现,并掀起了第三次生产力革命。在谈及定位的主要工作的时候,特劳特先生曾为此解释道“定位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消费者的第一选择。”在顾客的心智当中,针对竞争对手确立最优势的位置,从而让自家的品牌在竞争中胜出获得优先选择。这就是企业需要全力以赴抵达的效果。

在此基础之上,特劳特和里斯先生做了长达20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定位的方法和经验总结,并写成了定位书丛22本。在美国,大多数我们所熟知的大型企业均在使用定位。例如西南航空,沃尔玛,奔驰,宝马,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等众多大品牌均在使用定位的观念在经营企业。如今在中国,更是有很多企业在利用定位打造品牌。例如王老吉,我们所熟知的瓜子二手车,东阿阿胶,郎酒,劲霸男装等诸多品牌。

经过市场的检验,通过产品的定位过后,品牌均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从而在众多的企业家提供的产品当中脱颖而出,坐上了销量第一的宝座。

定位不仅在品牌经营上可用,更是在地方发展管理,适用于企业,政府,医院,学校等各类组织,以及城市和国家这样的超大组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