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在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世界遗产委员会经过两天的讨论后,在最终投票中以13票赞成、5票反对,以过度开发为由,通过将英国利物浦“海上商城”从世界遗产名录上除名的提案。
据媒体报道,要除名利物浦世界遗产地位这个决议,首先是由挪威提议,乌干达和危地马拉复议的,而且是无记名投票。但英国放出小道消息称,危地马拉和中国投了赞成票,而挪威投了反对票。《每日邮报》还反复提及,世界遗产委员会由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主持,光是田学军主席的名字就被强调了4次。这难道不是在阴阳怪气地妖魔化中国吗?
此次是无记名投票,英媒从何得知的“消息”呢?明显是因为被撤销世界遗产资格而气急败坏,想找借口给自己台阶下。挪威虽然经常带节奏,与英国的关系也是若即若离,而且上个月挪威和英国刚就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所以对英国来说,迁怒于挪威没有任何好处可言。
同时,参加此次决议的欧盟国家众多,不能排除欧盟国家投了脱欧后的英国反对票。英国也是由于害怕被欧盟国家彻底“边缘化”,所以有气没出撒,只能发泄到“老冤家”中国身上,让大家知道“这投票结果不是挪威带节奏,也不是欧盟不给面子,而是中国在背后捣鬼”。
利物浦是英格兰地区西北部的港口城市,在英国发迹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这里曾有大量殖民地物资和奴隶运抵,现如今因振兴旅游业的改造开发,让曾经可见的历史遗迹荡然无存,破坏了利物浦的历史印记,更让人怀疑是英国为了掩盖奴隶贩卖历史,而故意为之。总之,利物浦的价值已遭受不可逆转的损害。
世界遗产是要花钱维护的,而不是一味开发。就拿中国举例子,在20世纪50年代,圆明园开始逐步得到清理、保护。北京政府在这里广植树木,先用大片的绿化保住原有的地貌环境,后逐步恢复原有园林的风貌。看得出来,我们没有追求经济效应,而是力求恢复、保持原有景观,得以给世人警醒。
对于除名决定,利物浦市长安德森还没有反思自己,而是感到“极其失望”,还将考虑对除名决定提出上诉,“失去头衔并不能抹去这座城市的价值,未来会继续加大投入,打造一座具有现代活力的城市”。本来就因为过度开发之嫌丧失了世遗资格,还在自欺欺人?
以该市市长的发言来看,就算此次中国真投了赞成票也无可厚非,利物浦由有这样想法的市长来管理本来就是荒谬之事。又想做世界遗产,又想做旅游业捞金,其实本身没有矛盾,但也要考虑当地的历史意义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利物浦市长这次发言显得“前后矛盾”。
英国近期小动作不断,前几天刚放出将在亚洲永久性部署军舰的消息,却闭口不提由此带来的军费问题,还自觉威风凛凛,让世界看了笑话;现在又在文化上栽了跟头。过度开发的利物浦就和永久性部署军舰一样,如果只想图一时之快,目光不放长远,必将一失足成千古恨。
自从脱欧以来,英国一直都想保持自己从前的地位。于是紧跟美国,把矛头对准中国,成了所谓的政治正确。可奈何实力不够,脱欧后人缘也混得差,现如今只能刷刷存在感。如果英国不正视自己的实力,还做着“日不落帝国”的春秋大梦,未来就不是光在文化领域上栽跟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