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蒂卡尔(Tikal)旅行的那一天,毫无疑问,是我一生中最棒的旅行经历之一。
是啊,一生中能有几次这样的旅行呢,虽然路途遥远,坎坷不断,走过千山万水,就为那片刻的愉悦与内心的欢腾。这一段话,是在危地马拉的蒂卡尔旅行时当天的记录,之后再回顾,兴奋的心情已经平复,但内心的愉悦却丝毫没有打折。
这世间,真的是有绝世的风景存在。
蒂卡尔是玛雅城邦之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座玛雅古城,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城市在玛雅古典时期——大约公元年到公元年左右,达到顶峰。后来,人们逐渐离开了这座城市。在10世纪末,蒂卡尔被彻底遗弃在丛林中。此后的蒂卡尔城,在原始森林中,默默地渡过了几百年的光阴。
如今,高大茂密的植被重新覆盖了蒂卡尔,绿油油的苔迹铺满一砖一瓦,但是那些神庙,仍然高耸于丛林之中,向你展现出一幅绝世的风景。
这样就可以理解,乔治卢卡斯在拍摄电影《星球大战》时,把这里选作为拍摄地。
世界各地的很多考古遗迹,都是被欧洲的某位传教士或某位探险家重新发现的。我常常禁不住在想,当他们在丛林中疲惫地行走多日后,突然在眼前出现了巨大的古城或者是神庙,那一刻,会是一种怎样的峰值体验。
当探险家们披荆斩棘,穿过雨林,第一次访问这座玛雅遗址的时候,当他们发现这几座上面刻着图画和象形文字的美洲最高的金字塔的时候,会是何等的惊讶。
在别的玛雅遗迹中,你是不会有这种体验的,但蒂卡尔不同,它是至今依然深藏在热带丛林中的巨大城池,或多或少,当你走进它时,会有寻宝般奇妙的感受。
尤其是在日出前踏入丛林,那钟感觉会更加不同。蒂卡尔是唯一可以在凌晨进入的玛雅遗迹,这样的机会,是绝不能放过的。
要看日出,就要在凌晨3点起床,乘坐3:30的巴士从Flores到蒂卡尔,这样可以在蒂卡尔最高的70米神庙上迎接日出。
之前还是在墨西哥境内,坐了15个小时的巴士从瓦哈卡到帕伦克,前一天是早晨5:30起床,而第二天天凌晨,还要4:30起床返回帕伦克,后天晚上还要在巴士上渡过。
这么多的周折,似乎就是为了蒂卡尔的这一天,而要揭开它神秘的面纱,除了时间上的巨大付出,还有金钱上的可观付出。
日出的往返巴士是21美元,蒂卡尔的门票也是21美元,相较而言,其他的玛雅遗迹,一般是10美元左右。凌晨的巴士,坐满了呵欠连天的疲惫旅客,透过车窗,看到满天繁星闪烁,一轮明月当空,这下才彻底踏实了。
如果折腾了这么久,最后等你的是一个阴雨的早晨,那真是要多惨有多惨。事实上,这之后第二天的凌晨,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阴雨天,好险。
大约1个小时的车程,买票进入后,还要步行25分钟左右,穿过黑暗中的丛林,去登上最高的70米神庙,那里,是观赏日出的最佳场所。
大部队以急行军的速度前行,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喘气声,夹杂着莫名的兴奋,似乎又回到了大学军训时的紧急集合。
这时,丛林的高处传来了骇人的嚎叫声,连绵不绝,彼此呼应,那声音如此嘹亮而清晰,防佛是从高音喇叭中传来的声音。
我想,如果是一个人在这里行走,听到这样的惊悚的“鬼哭狼嚎”,一定会被赫住的。后来才知道,那声音居然是来自丛林中的猴子家族——吼猴。
人们都在抬头看猴子。
在蒂卡尔这片巨大的热带丛林中,栖息着多种动物及鸟类,植物的多样性也是非常可观。这也是为什么,其他的玛雅遗迹只是世界文化遗产,而蒂卡尔则是文化和自然双遗产。
蒂卡尔现在有六座顶上有着神庙的阶梯金字塔,他们被早期的探险家用数字编号,是在蒂卡尔的巅峰时期建造的。一号神庙在年左右建成,三号神庙建成于年,最高大的四号神庙,有72米高,于年建成。五号神庙在年左右完工,六号神庙建成于年。
看日出的地方,就是位于最高的4号神庙金字塔之上,站在塔顶可眺望蒂卡尔古城全貌。呼哧呼哧攀爬神庙的木制台阶,到达顶部后,重要的是赶快抢占有利地形,然后坐定保持肃静,等待日出大幕的拉开。
前方,是一片浩瀚的绿色海洋,间或有淡淡的一带云雾缭绕,几座高耸的神庙屹立其中,远处的天空,已经露出淡淡的红色,几百个人却是绝对的安静气氛中,伴随的是婉转的鸟鸣之声。
茂密的丛林遮挡不住蒂卡尔高大雄伟的神庙,图中为蒂卡尔一号,二号和三号神庙金字塔遗迹。
有多少景象,当你目睹它时,是完全可以忘记时间和空间的存在,这是一次。
所有清晨看日出的游客,大约几十人吧,被集中在了一起,由一名英文流利的导游陪同讲解。这是一名危地马拉的当地人,文质彬彬的样子,言语间充满了对蒂卡尔的自豪之情。
此时此刻,他的讲解,也是轻声轻语,唯恐破坏了这一片寰宇间的宁静。
蒂卡尔建在沼泽环绕的丘陵上,由九组建筑群和大广场组成,以桥梁和堤道相连。占地面积约2.6平方公里。
整个8世纪,蒂卡尔连续出现三个强大的国王:阿卡高王、雅克京王和奇坦王。今天所看到的蒂卡尔城,就建于这三个国王的太平盛世时期。
外貌惊险的金字塔是蒂卡尔最主要的建筑成就,这里的玛雅金字塔和在墨西哥见到的有很大的不同,更不要说埃及金字塔了。它们一般为斜截锥形,由高大的台基及其顶端的神殿构成,其外观十分匀称。
蓝天之下,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金字塔刺破林莽的密网,在绚烂的热带阳光下遥遥相对,熠熠生辉。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蒂卡尔金字塔斜度达70度的惊人设计,其外形有如欧洲的哥特式教堂般奇峭,因而有人称之为“丛林大教堂”。
在盛世时,蒂卡尔城市面积超过65平方公里,居民达5万,共有座以上的金字塔、祭坛、石碑等遗迹。其影响的区域方圆平方公里,控制着近万人口。
仅在其中心区域,就有大型金字塔十几座,小型神庙50多座;它们以古老的中心广场为核心分布四周,旁边还有装饰着浮雕彩画的王宫和廊庑围绕的市场。
蒂卡尔古城核心是约米长、74米宽的中心广场,各个建筑都矗立在周围。像同时期玛雅人所有的仪式建筑物一样,广场是用石灰岩修建的。这处巨大的广场可能是举行仪式的地方。
中心广场东端是第一金字塔,其上有著名的巨豹神庙。这是一座台阶式的金字塔,总共有9级,塔顶建有尖型小庙,塔基坡度陡而直。
玛雅人认为,地下的冥界是由9层组成的,所以金字塔就表现了这种信念。有单独的一道台阶直通塔顶上高达47米的神庙。巨豹神庙是蒂卡尔城保存得最完整的建筑物之一。
与其遥遥相对的是2号金字塔,塔46米高,底部建有3个大厅,墙上全是石刻壁画。
下图中,左边为2号金字塔右边为一号金字塔。
沿着这些陡峻得令人晕眩的石阶,玛雅王一步步进入那金字塔顶端装饰着高耸“顶冠”的神庙,仿佛升入天际。在那儿,他们与众神沟通,获得超越世俗的力量;也是在那儿,他们观测星象,制订历法,成为千千万万玛雅人心目中的世间之神。
中心广场上树立着几十块被学者称为“石碑仪仗”的纪念碑,它们排列整齐,记载着当时的自然现象,政治事件和重大的宗教仪式。最早的一块刻于公元年,最晚的一块刻于公元年,此后就突然停止雕刻了。与此同时,曾经无比强大的蒂卡尔突然凋零,被莫名其妙地遗弃在丛林中。
广场南北各有一座卫星城,北部卫星城建筑显得豪华、壮观,连成一片的金字塔,刻着浮雕的石柱成林,在柱林后面是宽阔的石头台阶,台阶最高处就是举行活人祭仪式的圣坛。
南部卫星城。
离南部卫星城不远是高57米的5号金字塔,它虽然不如4号金字塔那么高,但攀爬起来却是异常的惊险。原有的台阶已经禁止攀爬了,现在沿着金字塔的塔身,修了一个非常陡峭的木制台阶。
台阶非常狭窄,攀爬的时候不能停留。气喘吁吁地爬上去,发现塔顶的空间非常狭小,而且也没有护栏设施,一定要非常小心才行。
看到一个哥们,头贴着墙壁,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浑身止不住地颤抖,这才知道,恐高症发作起来也是很吓人的。
这时候天已经大亮了,从这里俯瞰中心广场,又是另外一种感受。而看地上的人是如此渺小。
下塔的时候,因为目光是向下的,多少有些晕晕乎乎、摇摇晃晃的感觉,心跳加速。
公元9世纪,蒂卡尔开始衰落,玛雅人遗弃了这座有着辉煌建筑物的古城,而重归于茫茫丛林之中,只留下了那好几千座的建筑物。
就像人们不知道玛雅人是如何建造了这些金字塔一样,我们也同样不知道玛雅人为什么要废弃蒂卡尔。像玛雅人的其他城市一样,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这个神秘的民族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那异常璀璨的文明也突然中断,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一个问号。
我躺在中央广场的草坪上,仰望着周围的神庙金字塔遗迹,一阵玄妙的胡思乱想之后,甜蜜地进入了梦乡,来了个美美的回笼觉。
七色地图:环球旅行个国家,处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