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起房产局与银行联“认房又认贷”正式启程
摘要: 明日起,市房产局将正式与武汉各金融机构联,武汉执行“认房又认贷”,将步入实际操作期。 “15日起,市房产局将向银行提供市民的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购房情况,实现信息共享。银行在受理个人房贷时,将从征信系统及联系统两手抓,明确市民的购房情况后,施行差别化房贷。
明日起,市房产局将正式与武汉各金融机构联,武汉执行“认房又认贷”,将步入实际操作期。
9月30日,被称为楼市调控的“新国五条”出炉,其中要求,三套房贷全面叫停、完善差别化房贷。也即,从10月1日开始,金融机构将以家庭为单位来审核购
房者的置业记录,若属二次置业,则首付不低于五成,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的1.1倍;若属三次或以上置业,将拒绝房贷。
事实上,自今年4月“国十条”出炉,就明确了上述条款,但由于本土金融机构尚未与市房产局联,在具体执行上,仍有漏洞可钻。如,购房者全额置业或全额置业后补按揭,就不会在银行的资信系统上留下烙印。此类购房者再次置业,由于银行方面无迹可寻,一般均比照首次置业办理。
“15日起,市房产局将向银行提供市民的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购房情况,实现信息共享。银行在受理个人房贷时,将从征信系统及联系统两手抓,明确市民的购房情况后,施行差别化房贷。也就是所谓的‘认房又认贷’。”中国银行武汉支行某人士说。而上述消息,也从其他相关部门得到了核实。
“施行后,武汉的投资性需求将得到遏制,加上今年第四季度市场上供大于求的格局将愈加明显,房价或将步入下行通道。”业内人士分析。
新*当前,武汉楼市暗潮涌动
截至目前,对于新*,武汉出台的唯一细则是,“取消二套房契税优惠。”与高昂的房屋总价相比,1.5%的税费差额,显然不足以大幅击退购房需求。在备案登记不及时的背景下,国庆7天,全市主城区还是华丽丽地卖出1985套房子,环比涨幅61.25%,同比增幅47.15%。而房价也没有低头,上周全市商品房成交均价是6682.64元/平方米,环比,上涨了39.23元/平方米。
然而,*策从来都是影响购房行为的,当那些想买房的人选择收手,必须买房的人选择观望,楼市失去支撑力,量价齐跌,是迟早的事。
购房者退意萌生
这两天,周女士在与某楼盘交涉有关退定事宜。
国庆节期间,周女士相中汉口中心城区某楼盘,单价11000元/平方米,总价140万元。“目前全家已有两套房产,一套是全款置业,还有一套贷款未还清。按照以往的经验,这次再买房,还能贷到款的。”周女士说。
然而,就在近期,周女士得知,武汉“认房又认贷”将从严,也就是说,她此次属于购置第三套房,需自己掏全款。“一次拿出140万元,即使有这么多钱,也不会这么做,更何况,对于我们这样的中产阶级,一次性还拿不出这么多钱。”周女士说。
新*下,最受伤的,就是改善型需求。此类人群,属城市中产阶级,有改善居住现状的需求,也有投资房产以求增值的欲望,多为贷款买房者。新*前,以往至少能贷到五成房款,而今需全额支付。据悉,相当一部分在国庆期间下了定金的改善型需求置业者,都在近期选择退房。
而对于刚性需求置业者,再也享受不了首付二成,7折利率的优惠,不少人加入观望大*。
某本土站近期展开的置业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刚性需求购房者认为,此次的新*能压下高房价,要等到调控稳定后在选择置业;而超过五成的刚性需求购房者表示,首付提高,利率上调,置业成本上升,成为他们的购房拦路虎。
开发商进退维谷
退房、观望,购房者的置业行为因*而变时,地产企业也陷入进退维谷的境遇。
“十一”期间,光谷某楼盘卖得不错,但其企业负责人对未来的楼盘销售,拿不准。
“这两天,楼盘已经接待了好几个想要退定金的购房者。”该楼盘负责人表示,“越往后走,*策将消减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对于地产企业,如果降价,就会陷入如2008年的滞销纠纷怪圈;如果稳住价格,又怕往后2个月的销量得不到保证。”
“此次*策对于投资性需求的打压效果,将随着时间推移,日渐明显。”业内人士分析,“此时,地产企业就应随机应变,或调整供应结构,来拉拢刚性需求置业者,或下调价格,以价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