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们的需求随着信息化高速发展也变得多样化,而企业作为服务性群体,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适应时代的企业。时代在变,企业也要变,企业想要生存,就绝不能停止变革的步伐。与其被时代逼到墙角,不如抓住时机,主动求变,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伟人毛泽东所言:“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企业要变革,每一位变革者的变革精神很重要。变革精神是指导事业、企业、乃至人生万事万物的底层内核。
创新精神: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美国管理之父德鲁克的一句名言:“组织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平凡的人能够做出不平凡的事,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创新精神,是当今企业在变局中的致胜法宝。
众所周知,谷歌在创新上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公司,比如当下的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搜索引擎......要问其成功的根源,是谷歌把创新精神注进了企业机制。
谷歌在早期时候,制定了一个政策,将创新列入员工的工作时间预算,要求技术人员花80%的时间在核心的搜索和广告业务上,其余20%则用在他们自己选择的技术项目上,这就迫使员工必须腾出时间来搞创新。
当时这个制度为谷歌成功孵化了许多“计划之外”的神级产品。
比如全球月活用户超过1.5亿的GoogleMaps,email服务界霸主谷歌邮箱Gmail,和Chrome完美契合的新闻搜索GoogleNews,最受欢迎的流量变现工具Adsense…...都是Google员工利用这20%的时间开发出来的。
(Google20%时间机制产物)
这个机制在当时充分激发了谷歌员工的创新精神,它为员工提供了很多自我发挥的机会,并营造了很好的知识工作环境,这种独特的公司文化也吸引了当时很多聪明的人才。
好景不长,随着谷歌的规模越来越大,没有边界的自由发挥会造成资源的很大浪费,且不利于管理。且谷歌员工手头工作已经足够有挑战性,此时分散精力去做其他的项目,很有可能落得“两头空”的境地,综合考虑下,这个制度被叫停了。
但是,20%自由时间制度的衰落,并不代表谷歌已经摒弃了创新,敢为人先的工程师文化依然是谷歌发展的精神力量。谷歌仍然鼓励员工大胆创新。
几乎在同一时间,世界上最神秘而宏大的实验室GoogleX应运而生,在创始人带领下迅速壮大,我们现在看到的无人飞机、谷歌眼镜、GoogleGlass、无人驾驶等项目,均是产出于此,GoogleX实验室承载着创新精神继续往前走,已经成为了谷歌最重要的创新加速器。
(Google-X实验室产物)
除了谷歌之外,像IBM、英特尔、松下等百年企业生存至今,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其创新精神长久不衰,在变化中创新,把创新的基因置入到企业里面。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有人说,我的企业不怎么创新,就按照计划走,也打下了一小片江山,这其实是典型的存量思维的局限,计划管用的时候,是因为环境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把过去经验搬到未来,可能管用,但环境什么时候发生变化是很难判断的。“环境永远在变”是当下唯一的不变。
对于当代企业而言,创新精神已经成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必要内核。
珠峰精神: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这里引用一个物理学术语——“抵抗力”。凡物在静止时都本其固有“惰性”而静止,要使它动,必须在它身上加“动力”,动力愈大,动愈速愈远,动的路径上不能无抵抗力,凡物的动都朝抵抗力最低的方向。
人像物质一样有惰性,要想他动,也必须有动力。人的动力就是他自己的意志力。在人的方面,意志力可以自动地随抵抗力之增加而增加,所以物资永远是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而人可以朝抵抗力最大路径走。物的动必终为抵抗力所阻止,而人的动可以不为抵抗力所阻止,一家企业也亦是如此。
大家都知道珠峰北坡,名副其实的“抵抗力最大之路”,气候酷寒,冰川峭壁没有支点。《攀登者》电影中,写下遗书孤注一掷……人的中国登山队,一路的冻死、冻残;扔掉补给减轻负重;最后登顶的只剩3人。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展开于白茫茫一片的绝境险峰之巅,我们仿佛在历史的回溯中看到了中国人挺直的脊梁。
借用余承东的观点来展开这个案例:人生总是先苦后甜的,大家知道从珠峰北坡登顶要比从南坡难很多,但是从珠峰北坡登顶看到的会是不一样的风景,积累和收获也不同。
年的华为公司,当时的中国通讯市场几乎没有国内厂商的立锥之地。华为走了一条正确但是又艰难的路线,上演“农村包围城市”的好戏。
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华为发现跨国企业垄断的是城市通讯市场,而农村市场却无人问津。因为农村市场线路条件差、利润非常低,基础设施极度不完善,很多农村出生的人可能都有体会,在城市信号很好,但是一到郊区或者农村,信号就时有时无了,这种地方跨国公司根本不屑于去拓展。
华为选择从更艰难的农村市场突围,将目标锁定在市场发展不成熟的县级地区,艰苦奋斗,同时,为了争取到农村市场的胜利,华为也一直在变化中调整策略,采取聚焦战略,用更多投入来建立竞争优势。
比如,当时的黑龙江市场并不重视,作为当时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设备商爱立信,只安排了几名员工负责这片区域。但是华为却派出了多人常年驻守黑龙江,扫盲每个县电信局的本地网项目,寸土必争,分毫不让。
过去的华为走了其他厂商不敢走的路,如今已经登顶世界的华为亦是如此。
我们熟知的就是海思麒麟处理器,在很早就被华为提上日程,随着这些年的发展,海思麒麟已经可以并肩联发科,向着高通、三星发起冲击。
年华为云即是从“北坡”进入市场,一进入就必须在“深水区”重新探索业务模式。
年12月,华为才首次面向行业正式发布了其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产品和解决方案。重构了激光雷达的核心部件,从性能到量产,这并不是一段轻松的路程......
爬珠峰有多条路,我们选择爬北坡。朱光潜说:“人之所以可贵,就在他不像猪豚,被饲而肥;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他能不为最大的抵抗力所屈服。”企业发展历经多少艰难坎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华为的成功难道不正是因为它们没有被当时的环境所屈服,选择了朝着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敢于攀登,直面困难,敢于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这就是珠峰精神的内涵所在。
空杯精神:探未知永存敬畏,望星空永葆幻想
北大心理系教授陈波老师的曾提出过一个概念“空杯心态”,指的是人在学习时,能够清空自己的内心,去接纳新的事物。拥有“空杯心态”的人才能成为终身学习者,只有不断吸纳新知识,才能看到更宽更广阔的世界。
在时代的浪潮里,不进则退。每一位企业家、变革者都要拥有“空杯精神”,要对未来永存敬畏,对头顶的星空永存幻想。
过去几十年,中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老一代的企业家们,他们只要敢闯,就可能获得一片市场,但是当环境变了,他们过去的经验、积累已经不足以支撑他后续的发展了,有的企业在这个时候也没有去做出调整,继续享受着既得利益。这样一来,当初的成功,很可能反倒成了后来发展的包袱。他们的"杯子"已经被自己的成功或优秀装满了。
与此相反,有些企业在成功之后,还能时刻把自己原来的"杯子"倒空,不断地超越,从优秀到再创优秀,不断的提升自己。
在军界,有一个顶顶有名的飞机设计公司——卡莫夫设计局。
70多年来,这家设计局创造了直升机领域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从“飞行摩托”卡-8到“反潜杀手”卡-25,从“双翼狼人”卡-50到“短吻鳄”卡-52……卡莫夫设计局专注于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的动力设计布局,以独特的外形、创新的设计理念,打造出多个经典产品,被世人津津乐道。
俄罗斯之所以能保持全球直升机制造的领先地位,卡莫夫设计局功不可没。
即使这样,卡莫夫设计局并没有在自己的“围城”中固步自封、孤芳自赏,而是始终眼界向外,不断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的直升机技术,用于发展自己的直升机产业。
为此,他们敢于突破传统的条条框框,设计出一些奇特的单旋翼直升机。其中,最经典的是卡莫夫设计局研制的第一款单旋翼直升机——卡-60。
为了提高直升机飞行的安全性,卡-60告别了一直钟爱的共轴双旋翼的动力设计布局,吸取了法国涵道尾桨的设计特点,将普通尾桨更换成安全性更好的涵道尾桨,这一创新改变立刻赢得了市场客户的青睐。
从与法国宇航公司合作研制出的卡-直升机成功加装了法国涡轴发动机,到加装2台美国艾利逊涡轴发动机的卡-轻型直升机完成首飞……卡莫夫设计局博采众长、兼容并蓄,设计了纵列式单旋翼、带喷气旋翼等诸多新型直升机,让世界感受到其多样化产品带来的冲击力。
不得不说,正是拥有了开放合作的企业胸怀和,卡莫夫设计局才能始终站在高处放眼世界、把准航向。而这一切,都归功于设计局的首任总设计师卡莫夫与其高层团队。
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才能使自己进步。卡莫夫设计局在直升机设计领域开辟出的“新航道”,并非因为“个性”一时“脑热”,而是在理性思考后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通过不断学习修正航向,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找到生存发展的最优解。
“承认自己的无知”不是坏事!空杯精神对企业至关重要,企业不管何时,都应该像一个没有水的杯子,到处去装“水”,去吸收内外部优秀智慧,通过他们的经验与智慧,不断调整自身,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带领企业走向卓越。
但是如果企业管理者只想听到自己想听的声音,“筛子心态”。固步自封,那么慢慢的,格局越来越小,越来越狭隘,到最后可能成为自私和自我的人,其企业也终将逐渐走向衰落。
尾语
诚如狄更斯的《双城记》所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希望变革者如丹柯一样手举一颗燃烧的心,让黑暗躲避光芒,让世界映着落日的霞光,鲜红美丽;当变革来临时,我们怀揣着变革精神,在经历破土的阵痛中,将崇高与伤痛糅合,寻找企业伸展的最佳方式,在无边无际的荒原里长成一棵高大的树,无惧风雨,成就一代变革者的风骨。
参考来源:
《解密Google的创新机制》——哈佛商业评论
《爬北坡的华为云》——科学中国
《朝抵抗力最大路径走》书——朱光潜
《探寻卡莫夫设计局发展背后的制胜密码》——中国军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