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地马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战后军火市场猛缩,欧洲国家购买力衰弱,美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是什么样 http://pf.39.net/bdfyy/zqbdf/141210/4533951.html

战时的繁荣并不能保证美国摆脱危机。停战不久,美国就陷入~年的危机中。这次危机的具体原因有二,一是战后*火市场猛缩,一是欧洲国家无力购买美国商品。

在危机的打击下,美国的工业总产值由年的百万美元,猛跌到年的百万美元,即下降了三分之一左右。年和年相比,煤产量跌落了23.1%,铁产量跌落了54.8%,钢产量跌落了53.1%,铜产量跌落了58.1%。工业生产空前下降。

其次是失业严重,战后每年失业不下万人,到年几达万人,最后是农业衰退。战后农产品输出大减,价格惨跌,年农产品价格指数比年低落58.5%,大批农场破产。农民收从年的亿美元减少到年的88亿美元,而债务却增加到52.5亿美元,几十万农民因之丧失土地。

这时,美国垄断资本的哈定*府采取了“恢复常态”的反动*策,采用加强对国内劳动人民的剥削,巩固旧市场,开辟新市场,加紧掠夺落后国家的人民等办法来逃出危机,加上出现许多特殊条件,如住宅缺乏、设备更新、工资低落等,促使投资增加,美国经济才获得暂时复苏的机会,走进了~年的相对稳定时期。

~年,主要由于“产业合理化”*策的施行和剥削的加强,美国经济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工业生产的增长。在年以前,美国工业虽稍有增长,但是起落不定。至年才有较多的增长,但年的最高点也不过%。对外贸易的扩张。年美国输出的工业品价值是万美元,年增至万美元。~年间,美国贸易出超额共达万美元。年,美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4%,超过英国的13.2%,爬上第一位。

资本输出的扩张。~年,美国又有38亿美元的资本投到外国。到年,美国对外投资共达亿美元,其中拉丁美洲48亿美元,欧洲35亿美元,加拿大及纽芬兰33亿美元,亚洲及其它地区10亿美元。在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特别是在加拿大,美国的投资都超过了英国。这里有两点必须指出;第一点是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投资,大部分是直接投资,主要投入采矿业、石油业、食品业、农产品加工业、铁路等部门,从而控制了这些国家的经济。

美国垄断资本把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的大部分油田,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其它许多国家的铁路及关卡,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的香蕉种植园、古巴和圣多明各的甘蔗种植园等等都掌握在手,进一步又控制了它们的*治和*事。年,美国在拉丁美洲的20个国家中,已控制了14个国家的济、*治和*事,其中有6个国家还驻有美*。第二点是美国对德国的投资。

年到年,德国得到~亿马克以上的长期贷款和60亿马克以上的短期贷款。在长期贷款中,美国至少占70%。它把大量资本投入德国的目的有二;一是输出“过剩”资本,扩大垄断利润;二是复活德国*国主义,建立进攻苏联的前哨。尽管如此,美国经济在相对稳定期间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首先是发展不平衡,与工业增长同时,农业却处在长期的慢性危机中。~年,农产品价格下降了三分之一。

农民收入由年的亿美元减少到年的亿美元;而债务却从年的78亿美元增加到年亿美元。大批农民因此破产。仅在~年间,被迫离开自己农场的农民就达万人。工业本身的发展也不平衡。当钢铁等工业发展时,煤炭工业不但没有发展,反而下降了;纺织业也没有发展。

其次是开工不足。这期间,生产设备被闲置的情况,在冶金业为12%,汽车工业为25%,机器制造业为35%,煤炭工业为50%,纺织业甚至高达70%。再其次是大量失业的经常存在。~年,美国失业人口总计达万。年,已有万人失业。在所谓“繁荣”的年,全失业工人也高达万之众。这一切,说明即使在相对稳定时期,美国仍然在危机阴影的笼罩下。不过,在相对稳定时期,美国垄断资本又获得了惊人的暴利,从而进一步发展起来。

~年,美国垄断公司的利润总额从亿美元增加到49.24亿美元,六年中增加了41%。大量利润集中在少数最大的垄断组织手中。年,占全部公司总数0.26%的大垄断公司(家)获得全部公司净收入的47.9%;年同样比例的大垄断公司(家)所占净收入竟高到60.3%。工厂数减了60个,而工人数却增加1790人,少数大垄断集团的势力又有了进一步的扩张。

年,摩根财团的资本达亿美元,垄断钢铁生产的60%;它直接间接控制或予以影响的资本则达亿美元,控制了银行、铁路、电气、电报电话、铜业、保险公司等部门。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石油生产的45~50%。“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等三个汽车公司控制了汽车生产的80%。梅隆康采恩控制了全部铝的生产。杜邦化学公司控制了各种主要化学品的生产,这就形成财富的高度集中。

这时,美国总统和内阁成员成为垄断集团直接操纵的傀儡和工具。例如哈定就是“美孚石油公司”的傀儡,柯立芝是摩根的傀儡。不仅如此,垄断资本家还亲自打入国家机关。例如梅隆财团的首脑安德鲁·梅隆在二十年代的哈定、柯立芝、胡佛三个总统的内阁里,担任财*部长;年上台的总统胡佛,就是一个最大的矿业资本家。这不能不加深美国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在相对稳定时期就已露出迹象的危机,到年猛烈爆发。

当年的危机尚未到来之前,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及其“学者”们,陶醉于繁荣中,高唱“美国例外”的滥调,自欺欺人地说什么美国资本已经“民主化”,能够保证工人幸福,不再有经济危机,否认资本主义规律在美国的作用。这是纯粹的谎话。他们所谓的资本“民主化”,是根据年美国有两千万股东这一“事实”。真相怎样呢?首先,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事实。

据美国进步经济学家贝莱和明斯的统计,美国拥有股票的人数,不是两千万,而是七百万。其次,这七百万股东的股票,有三分之二是掌握在拥有一万美元股票以上的一百万户大股东手中。反之,一百万工人所有的股票,总共只有一亿美元,而且这一百万工人还包括高级职在内。再其次,美国工人购买股票是被迫的,如果不买所在公司的股票,就通不过“忠实程度”的检验,就有失业的危险。

真相表明,美国并没有什么资本民主化。迫使工人勒紧裤带去买股票,是先教他们挨饿,再教他们受进一步的剥削,恰恰跟保证工人幸福的说教相反。广大工人遭到进一步剥削,生产过剩就会更严重,危机就越发不可避免。对于垄断资本得到典型发展的美国来说,资本主义规律不但不会停止发挥作用,而且必然发挥更有力的作用。历史正是这样走它自己的路的。

当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及其御用奴才们的“例外论”正高唱入云的时候,资本主义空前的大危机以掀天动地之势于年秋季在美国猛烈爆发。这次世界性的危机,在资本主义历史上是空前的。它先在波兰、罗马尼亚和巴尔干半岛诸国发作,随即在美国爆炸。年10月,纽约发生证券风潮,不到两月,美国各种证券共跌价六、七百亿美元,无数中小资本家破产,各产业部门立即发生连锁反应,迅速陷入危机。作为危机中心的美国,在这次风暴中所受打击最为严重。

工业方面:生产量几乎下跌一半,在工业生产中,生产资料生产下降最剧。如以年的生产指数为年生产资料的指数为48.2,消费资料的指数为81.3.在重工业中,钢铁、机器制造等部门减产尤其严重。

如以年为年钢下降了75.8%,铁下降了79.4%,煤下降了40.9%,机器生产下降了72%,汽车产量下降了90%。年末,钢的生产等于年的水平,生铁的生产等于年的水平,煤的生产等于年的水平,棉花消费量等于年的水平。

~年的危机,使美国的生产水平倒退了25年到40年。年以前就已存在的开工不足现象,在危机中更加严重了。年,钢铁冶炼设备只使用了13%,汽车生产设备只使用了11%。在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大批企业破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