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文前的话:
在正文开始前,请允许我向5.12天门山翼装飞行事故中不幸逝世的女大学生刘安致以深切的哀悼。
近期,网络上关于5.12女大学生天门山翼装飞行事故一事争论的沸沸扬扬。关于事件本身,我并不想说些什么,我想表达的是看到网络上各种观点我想到了什么。
让我感触最深,也是争论中最有代表特点的一个观点就是:这是对生命的不负责,对家人的不负责,她一走了之,丢下生她养她的父母,如何如何……
不知为何,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观点的时候,脑海里立马闪现出来刘若英所著《我敢在你怀里孤独》里的章节:
先别说父母要求小孩要孝顺自己,光是爸妈期待小孩要回家吃饭,对小孩来说,就是一种压力。有些压力并不需要诉诸言语,光是一个表情,一句对话,它就会传递出压力。比方说,我经常打电话给妈妈,只是想问她好不好,想知道她在干嘛。
但我妈一听完我的问话,想也没多想就回说:“我在等你啊!”
虽然我妈妈这样说并不是要给我压力,但一听到这句话,我立刻心跳加速,整个人都沉重起来。因为我并没有回家的打算,只是想打电话问候。又很怕坦白说,她会失望。
王医师以老练的口吻说:“其实她就是忍不住。这是很典型的传统妈妈,虽然她并非故意的,但就是会讲出一些话让小孩有罪恶感。几乎99.9%的父母都会在不自觉中对小孩进行情感勒索,这种状况只会让小孩越来越觉得跟父母相处是被迫的,也无法享受跟父母相处的快乐,甚至觉得连跟父母通个电话都有压力。”
(以上摘录自刘若英《我敢在你怀里孤独》)
当我们太在乎别人的反应或是评价的时候,就很可能会牺牲自己以满足别人。经常性会听到那种话,要为谁谁谁,如何牺牲之类的,但即使是为亲密的家人,某些牺牲依然不值得。有些人会说,无条件的爱最伟大,但不管为什么原因,那种必须牺牲自己才能展现的爱,绝大部分是有附带条件的。人跟人的关系,只要附加了条件,就必然会产生压力。这世上,其实没什么无条件的爱。
人生是一段无法回头的旅程,在不同的时代,人需要不同的“印记”,以证明自己达到某种被定义的标准,成为被接受的某种人。人的一生,不是在争取自己的空间,就是在适应别人的空间。然而,我希望自己永远握有自己最终的选择权。诚实面对自己,是需要更多的残忍,伤人也伤己。对有些人而言,“负责任”需要很大的勇气,而“一走了之”需要更大的勇气。
人生有很多舞台,很多角色,我庆幸我自己勇敢地转换。在现实的角色里,没有剧本,没有导演,甚至有一天倒下前都没有人为你喊“卡”。但是别害怕,记得你总告诉自己的,“永远去享受自己的选择,酸甜苦辣咸都是滋味”。人嘛,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于我的思想观念里,每个人生都有自己的选择,也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只有真正热爱的活过,才不负此生。
一个仰望星空的人,他是不应该被嘲笑的。对于个人而言,选择来源于热爱,生命的意义在于探索,理解了世界和生命本身,它的实际长短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就如同疑似5.12遇害者刘安在之前的留言中所说:极限运动给我面对死亡和伤痛更加平和的勇气,也让我不断对自己对生活有新的理解和认识。这种感悟,我想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和接受吧。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人一辈子出生入死,死亡就放在那里,既然终点是明确的,那么为什么不能让自己的人生好玩一些。好玩一些,就不能按别人眼光中的东西去玩了。放得下和想得开才能真正的拿得起、拿的久。
很多人,从小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然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那是因为外在有了太多的声音。外在所有的声音,如果能够影响你,是因为你内心没有自己的主见,因此,就是要学会跟不同的声音共存。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听古风音乐吗?就是当那些噪音、杂音袭来的时候,我可以带上耳机,从容的按下“Play”键,享受我一个人的音乐盛典。
何冰老师在B站的《后浪》演讲中说的很好,不用活成别人想象中的样子,别人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我们自己的未来!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与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与鼓励。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更年轻的身体,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
我还记得今年年初的时候,仿照Liv的宣传给自己写下的那句话:拿起工具,打磨的不是艺术家;奋力冲刺,争取的并不是冠*。没有声名远播的称号,也不曾刊登名流刊物,没有记者采访,也无需公众呐喊助威,因为那一切,与我正在进行的,毫无关系。冠*头衔,名家称谓,从来就不是重点,我只是尽我所能,实现我所想。一次,一次,再一次。想尝试,然后去尝试。全身心地投入,放空自我,为所想的胜利而战斗,然后去获得属于自己的胜利,这就是我的生活,所想的生活。没有舍不得,没有不舍得。
而后今年的疫情又更加坚定的我自己的脚步,去光荣地受伤,去勇敢地痊愈,愿意这样期待我的生命,直到尽头,我愿意是一个伤痕累累的人,殉于对人世的热爱之中。同那些疫情死去的人相比,咱们都是幸存者,如果不能活得通透明白,还在讨好那些低级舆论,听任别人说三道四,那不就白活了吗?
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上帝会让你付出代价,但最后,这个完整的自己,就是上帝还给你的利息。
最后附上自己不知道啥时候写的小破诗:
嘿,你有没有过梦想
或是说,失去过梦想
我有过,但也破灭过
从文艺的大学生
到实习时期
到带领团队
有一度。。。
我以为我不会再出作品了
直到有一天
在异乡的街头
我看到一段熟悉的文字
这段文字让我相信
只要坚持下去
哪怕在冰天雪地里
也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年5月20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