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与习作课件
微课
朗读
试卷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朗读
?诗意黑云翻滚如同打翻的墨砚与远山纠缠。一会儿我的小船突然多了一些珍珠乱串,那是暴虐的雨点。一阵狂风平地而来,将暴雨都吹散。当我逃到望湖楼上,喝酒聊天,看到的却是天蓝蓝,水蓝蓝。?注释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遮:遮盖,遮挡。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赏析此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乌云骤聚,大雨突降,倾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其次,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再次,用“翻墨”写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句式使比喻运用得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两句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创作背景宋神宗熙宁五年(),作者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这首七言绝句。?诗人简介苏轼(—),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01《汉乐府·江南》赏析02《敕勒歌》赏析03《长歌行》赏析04《咏鹅》赏析05《风》赏析06《咏柳》赏析07《回乡偶书》赏析08《凉州词》赏析09《登鹳雀楼》赏析10《春晓》赏析11《出塞》赏析12《芙蓉楼送辛渐》赏析13《鹿柴》赏析14《送元二使安西》赏析1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16《静夜思》赏析17《望庐山瀑布》赏析18《赠汪伦》赏析19《*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20《早发白帝城》赏析21《望天门山》赏析22《别董大》赏析23《小池》赏析24《春夜喜雨》赏析25《江畔独步寻花》赏析26《枫桥夜泊》赏析27《滁州西涧》赏析28《江雪》赏析29《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赏析30《寻隐者不遇》赏析31《山行》赏析32《泊船瓜洲》赏析33《蜂》赏析34《江上渔者》赏析35《元日》赏析36《饮湖上初晴后雨》赏析37《惠崇春江晚景》赏析38《题西林壁》赏析39《夏日绝句》赏析40《三衢道中》赏析41《示儿》赏析42《春日》赏析43《观书有感》赏析44《题临安邸》赏析45《游园不值》赏析46《乡村四月》赏析47《墨梅》赏析48《石灰吟》赏析49《竹石》赏析50《村居》赏析51《清明》赏析52《夜宿山寺》赏析53《大林寺桃花》赏析54《所见》赏析56《江南春》赏析57《悯农》赏析58《望洞庭》赏析59《塞下曲》赏析60《四时田园杂兴》赏析61《池上》赏析62《忆江南》赏析6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赏析6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65《画》赏析66《乌衣巷》赏析67《浪淘沙》赏析68《凉州词》赏析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