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会上的亿万翡翠,经常刷爆我们的朋友圈,
估价上亿的翡翠更是不绝于耳。
因此有些人觉得估价是一种炒作,是商家为了销售的手段,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先来看看这件估价亿元的翡翠观音,
相当于购买辆法拉利跑车!
似乎很离谱,
先来看看庐山面目~
据爆料人透露,该翡翠观音就藏于和顺古镇。
翡翠一直以来都是玉石中的名贵珍品,价格居高不下,这也才有了“*石”行当的盛行,使之成为富人阶层一掷千金的投资豪*,但对于普通收藏者而言,翡翠则更接近玩赏、配饰、保值的本质意义。
那么为什么翡翠的价格如此的高昂呢?
01
产地唯一
世界上产翡翠的国家有好几个,有缅甸、危地马拉、日本、美国等,产地很多,但宝石级的翡翠却很少,翡翠市场里95%的宝石级翡翠都来自于缅甸。
而且由于几百年的开采,缅甸产区里新的场口已经极少出现了,而盛产高档翡翠原石的老场口资源也已接近枯竭,比如帕敢场区。
02
开采成本高
翡翠开采成本主要两个方面,一是需要向缅甸*府购买开采权,二是开采时的人工和机械费用。
近年来随着缅甸*府的*策限制,好多场口都已经关闭,很多开采公司都已经撤离矿区,加之机械和人工费用的增加,导致开采成本在不断增加,翡翠原石产量越来越低,价格就只可能增加,不可能降低。
03
原石*性大
“一刀穷一刀富”的故事在翡翠*石里随处可见,但往往是九刀穷一刀富。
由于大规模的反复开采,翡翠原石的出产量越来越低,高档原料已经是凤毛麟角了,产量变低导致翡翠原石的*性变大,要想开出好的翡翠,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金钱。
04
市场需求量大
市场需求量大在高档翡翠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国内市场里,只要是高档翡翠,价格公道,往往很快就能出手,哪怕现在翡翠市场行情低落,但高档翡翠却不愁买家,前几天的缅甸公盘成交的天价原石,充分说明了这一个点。
05
文化背景广
任何一种珠宝玉石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而存在,中国是一个有玉文化历史的国家,古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在今天佩戴翡翠是一种高雅的体现。玉石文化向翡翠文化进化,成为玉石发展的最高层次,而佩戴翡翠,收藏翡翠,也是华人文化在全世界独特的一个体现。
06
自身优点多
翡翠天然就具有靓丽的色彩,佩戴效果极佳;硬度高,不易磨损;质地通透,实用性强;性质稳定,能长久保存,所以翡翠无论是用来佩戴还是用来收藏,都是不错的选择。
07
翡翠的特殊性
翡翠不同于很多有色宝石,宝石只能属于珠宝领域,但翡翠不同,翡翠虽然属于玉石领域,但是却可以跨度的珠宝领域,既可以做成传统的首饰来佩戴,还可以像宝石一样做成戒指蛋面,也可以用来镶嵌,无论何种题材,只要工艺精湛,艺术价值都很高,翡翠的特殊性就体现在它可以跨度到珠宝和玉石两个领域,这是其它珠宝和玉石不具有的。
同所有的收藏品一样,翡翠处于价格高位以后,市场便会出现混乱,以次充好,以赝充真都是常见手法。翡翠造假屡见不鲜,层出不穷的造假方法细加分辨,不难辨识。
但翡翠市场上有四种天然“李*”,几乎不需要经过化学或物理的修饰,从外观、色泽、水头等观察几乎与高品级翡翠无差,即使是资深藏家也无从分辨,但从矿物元素构成来说,几乎连玉都算不上,收藏者一旦上当,损失巨大。
翠市场中的“四大李*”就是业界所称的“水沫子”、“不倒翁”、“昆究”和“沫之渍”。这“四大杀手”虽和翡翠有着相似的面孔,但玉德和玉性都与高贵的翡翠有着天壤之别,在翡翠贸易行业中不被认为是翡翠,且价值远低于翡翠。一般而言,这四种“李*”均出自中缅边境。
1“水沫子”堪称翡翠第一“李*”
外观很像水头好的冰种翡翠,内部含有较多的石脑或白棉,好像水中泛起很多泡沫来,但在放大镜下观察不显翠性。“水沫子”实际是以钠长石为主要矿物组成的钠长石岩。虽然主要矿物组成为钠长石,但“水沫子”可含有一定量的辉石类矿物或闪石类矿物,其中的辉石类矿物可以是钠铝辉石质辉石和透辉石,闪石类矿物可以是镁钠铁闪石、镁钠钙闪石、硅质浅闪石、透闪石或阳起石。“水沫子”与中国古代玉德学说所描述的“玉德”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比如发声沉闷、较显脆性、韧度不够等,因此不能被称为玉。
▲“水沫子”
2“不倒翁”、“昆究”名列翡翠“李*”二、三位
都是地名的音译,水钙铝榴石“不倒翁”被一些学者称为“水钙铝榴石玉”,主产中国青海地区的“青海翠”以及南非的“德兰西瓦玉”都是这种成分,它们常被冒充翡翠销售。另一种玉髓或蛋白石“不倒翁”则被一些学者称为“玉髓蛋白石玉”,缅甸产的绿色玉髓以及云南龙陵地区的绿色*龙玉也是这种成分,也常被一些不法商人冒充翡翠入市。但实际上,无论市面上流行的“不倒翁”成分是水钙铝榴石还是玉髓或者蛋白石,都不符合古代玉德的描述,当然都不能被命名为“玉”。“昆究”矿石外观看似水石,多呈灰绿色,水头好,剖开时则显示青色的条带花纹,含较多的杂质。“昆究”被一些学者称为“软玉”,其市场价值远低于翡翠。事实上,按照其主要组成矿物成分来说,“昆究”属于闪石玉,是可以归入广义的软玉类的。
▲“不倒翁”
▲“昆究”
3“沫之渍”也称“莫子石”
是江湖排名第四的翡翠界“李*”,产于缅甸,在云南边境常见,是一种灰绿色、水头差的矿石。因颜色深浓,“沫之渍”常被做成薄片饰品,以增加透光性。从“沫之渍”被珠宝行业称为“莫子石”可以看出,多半“沫之渍”还达不到玉石级,当然不能被称为“翡翠”。但是,“莫子石”中也有少许优质品种水头较好,达到了玉的标准,可以被称为“翡翠”,或者称为“钠铬辉石玉”。而当“沫之渍”的水头和玉性达到玉的标准以至于能被称为“翡翠”或“钠铬辉石玉”时,就冒充人们俗称的“干青种”翡翠。值得一提的是,四种矿石从本质上玩赏,还是有一定可欣赏之处,但作为翡翠“李*”,却尤为可恨
▲“沫之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