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2日-24日
宁波、福州、泉州、厦门
启动于年的“泛策展”系列,过往都以年度研讨会的方式,把艺术家、学者、研究者和观众聚集到美术馆,讨论各种跨学科、跨地域和跨媒介的议题。运动中的泛策展——年特别篇之“口岸联盟”,则将进一步突破常规的会议或展览模式,将艺术的公共属性,从美术馆的实体空间中释放出来,在原来的“临时学院-社区中心-美术馆”三位一体之上,发起在路上的联盟。这里说的“联盟”是一个兼收并蓄,构成不断变化的队伍,将沿着宁波、福州、泉州、厦门由北而南,最后返回广州。通过与各地机构合作并搭建落地门户,我们在行走的过程中将解锁多样化的艺术生产和分享方式:包括线上线下讲座,艺术家、学者和策展人工作坊,对当地学者和艺术家的拜访,长短视频的记录和现场回顾,研究分享和作品委任等。
广东时代美术馆所在的中国南方,与历史上和世界上其它的南方,共享着地缘和想象力上的资源。曾经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西航路”上的古老港口,并在《南京条约》后开放为通商口岸的广州,与其它通商口岸一样,是朝贡系统、帝国贸易和自由贸易等几种交换体系博弈的产物,也是地方与国家身份、外来文化与本土认同、离散轨迹与原乡情结的遭遇之地。这些口岸上人和物的流动,形成复杂的叙述和交缠的图像和文化网络,远比它们在今天的全球贸易和海洋经济中作为物流枢纽的形象要立体和丰富。为了回应近年来艺术家和年轻学者,对博物馆学和史学研究的反思和发问,行程考察的重点将转向语言、音乐、空间记忆和身体经验等非物质形式。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