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重点:
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导(2分钟)
播放课件,体会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学(15分钟)
独学
1.你知道“望”是什么意思?天门山是什么地方?
2.播放录音,学生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3.找出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对学
1.交流识字方法。
2.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同桌交流,结合注释了解“天门山”“楚江”。
群学
1小组说一说每个诗句的意思。
2.理解“回”的意思,说一说你想象的画面。
3.两岸的青山怎么“出”?
4、你体会到诗人怎么样的心情。
三、展(5分钟)
展示
1.课件出示第一句思考:
(1)这句写了什么山,哪里的
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从画面中你感受到天门山
怎样?又感受到水怎么样?
(2)哪些字给你感受最深?
2.课件出示第二句,思考:
这一句主要写了什么?水流到这
里发生了什么?通过“回”字你仿
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说一说一二句诗意,
4.有感情朗读。
5.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展示第三、四句。
6.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四、评(8分钟)
第一句诗当中让学生围绕“断”和“开”这两个字来感受天门山的雄峙和长江水的奔腾不息。引导学生交流,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江?想象江水汹涌回旋的景象。第二句的“回”这个字突出了山势险峻和水流湍急,从而感受天门山美景的壮丽。
五、测(8分钟)
一、填空。
1.《望天门山》是代诗人所作,人称,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的诗篇,我知道的还有《》、《》。
2.这首诗通过哪六个动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的美景。
3.本诗第一句中写出了天门山的山势奇险;一、二句中、两个字写出了长江冲决一切奔腾向前的水势;二、三句中、写出了水和山的颜色美。
二、请按下列提示从诗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使人联想到佳木葱茏的句子:______________
2.使人联想到清江如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色,并把它画下来。
六、结(2分钟)
丽日照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上扬帆而行,驶过临江两岸的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十分惬意和美好的图景。李白借助这些雄丽的景色,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自己豁达宽阔的胸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