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必背的75首古诗,自家孩子掌握了多少首呢?今天小小编老师整理了24道古诗词默写填空题,家长们可以拿回家给孩子做一做,看孩子掌握了多少。(提示:题目有难度,低年级同学可参照答案阅读)
1.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常常是历代诗人吟颂的对象。“”伴着温和的春风,春雨打在身上将湿未湿。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也有突如其来的,令植物们“绿肥红瘦”的春雨,如“”。
2.“”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我则最喜欢春天的花柳,“”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3.“”刚刚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放的荷花却是“”。等到“”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4.按要求写诗句。
(1)秋“霜”:。
(2)秋“叶”:。
(3)秋“月”:。
(4)秋“露”:。
5.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昌龄发出了“”。的豪情,而丘逢甲却在万紫千红的春天悲叹“”。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
6.“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曹操说:“”酒能使人心旷神怡,李白说:“”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
7.“”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写出了敬亭山的百看不厌。
8.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被吓走的担心;“”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讨人喜爱的样子。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
9.根据“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写出至少4句相关的诗句。
10.“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不错,正如那句“”所说的那样,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
11.“”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合一。“”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
12.《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写人,其中“梅”具有“”的特点,“竹”具有“”的特点。请写出《石灰吟》:“”——于谦(明)
1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这句诗来教导我们。我还知道《悯农》这首诗也教导我们珍惜粮食。诗句是:“”(李绅)。
14.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夏日绝句》,诗句是:“”。
1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
1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所写的“”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7.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静夜思》中的“”;《泊船瓜洲》中的“”。
18.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我还知道其他的爱国诗,如《闻官*收河南河北》中的“”。
19.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王之涣的《凉州词》:“”。
20.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宋代诗人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21.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题西林壁》中的“”,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
22.湖边那株丰姿绰约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就好像长了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此景象真可谓是“”。
23.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的诗句“”,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24.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和“”等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表达了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参考答案
1.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常常是历代诗人吟颂的对象。“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伴着温和的春风,春雨打在身上将湿未湿。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也有突如其来的,令植物们“绿肥红瘦”的春雨,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我则最喜欢春天的花柳,“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放的荷花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4.按要求写诗句。(1)秋“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2)秋“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秋“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秋“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5.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情,而丘逢甲却在万紫千红的春天悲叹“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6.“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能使人心旷神怡,李白说:“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写出了敬亭山的百看不厌。8.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被吓走的担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讨人喜爱的样子。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儿童急走追*蝶,飞入菜花无处寻。”9.根据“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写出至少4句相关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春光二月迎新绿,四季常青不老松。潇洒自然成族居,心中有节不全虚。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10.“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不错,正如那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所说的那样,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1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合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12.《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写人,其中“梅”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特点,“竹”具有刚强勇敢的特点。请写出《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明)1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来教导我们。我还知道《悯农》这首诗也教导我们珍惜粮食。诗句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14.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夏日绝句》,诗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1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所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17.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8.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渴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我还知道其他的爱国诗,如《闻官*收河南河北》中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19.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之涣的《凉州词》:“*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0.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说明了这个问题。21.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22.湖边那株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就好像长了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23.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4.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部编版语文下册1~6年级(电子课本+每课知识点+每课图文讲解+每课练习题)汇总(带习作)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全册每课图文讲解+知识点+练习题+视频朗读(视频识字)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写字表》生字动态笔顺(为孩子收藏备用)
部编版语文上册1~6年级电子课本(高清版)
部编版1~3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背诵闯关表(上),暑假提前学!
部编版4~6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背诵闯关表(上),暑假提前学!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课堂笔记(暑假预习)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生字组词汇总(暑假学习备用)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必背内容大全,暑假预习先人一步!
部编版语文一至六年级上册1~8单元知识考点梳理,孩子暑期预习必备!(建议收藏)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建议收藏)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全册多音字拼音组词(暑假提前学)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解读汇总,建议收藏!
听写必备!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带拼音生字(建议收藏)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识字表+写字表生字组词(建议收藏)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全册知识汇总,可下载打印(收藏备用)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各课中心思想总结,可打印备用!(建议收藏)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题+答案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题+答案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1)
可打印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2)+答案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答案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测试卷(含答案)丨可打印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丨
可打印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丨
可打印
部编版语文1~6年级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丨可打印
部编版语文1~6年级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丨可打印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丨可打印
部编版1~6年级上册期中达标卷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期中预测卷及答案(2)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期中预测卷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汇总丨可打印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归纳
部编版语文3~6年级上册全册单元习作视频讲解+范文点评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测试卷(含答案)丨可打印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测试卷(含答案)丨可打印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测试卷(含答案)丨可打印
1~6年级应用文格式及技巧(请假条+通知+日记+读后感+书信+表扬稿+建议书…)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1-4单元+期中测试卷
资料来源:网络综合整理:雏鹰写作免责声明:所有图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