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baidianfeng001.net/「来源:|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ID:linj」
欧美其他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下)
7.希腊
希腊在年建立希腊王国。从19世纪中叶起,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希腊发展较明显。由于大量引进外资,特别是向英、法、德等国借款,导致了工业生产的增长,出现了纺织厂、造酒厂、皮革厂。年希腊的铁路线只有9公里。在西欧的大多数国家已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国时,希腊还是一个农业国。
8.挪威
挪威(Norway),意思是朝北之路,有万岛之国的称号。年以前,挪威连年饥荒,生活水平只相当于年。当时,挪威的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都落后,人口的70-80%都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工业很少。一直到年,半加工商品,如鱼、木材和未经精加工的金属仍然在出口中占主要地位,没有多少工业品可供销售。挪威的经济主要靠农业、渔业和航运业。根据当时的统计,挪威主要经济部门的年产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9%。
年以后,经济增长加快,木材工业和航运业成为挪威经济的主要部门,挪威在世界商船队的地位由第6位上升至第3位,造船业随之兴旺起来,国内贸易和交通也相应发展。年国民生产总值比年增长2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
9.瑞典
瑞典在19世纪上半叶重视农业生产,年开始土地制度改革,年推广到全国,宣告了古老农村公社土地制度的结束。新土地制度推动勤奋农民把小块份地合并成较大的农田,改变耕作制度和方法,采用新农具,扩大作物品种,以及开垦新区荒地。年全国耕地面积比年增加了17%。年谷物产量比年增长58%。农业生产虽然有所提高,但仍不能够承担人口迅速增长的压力,年瑞典人口为万人,年上升为万人。
19世纪上半叶,新兴的企业家和富有的钢铁商从英国学来焦炭炼铁新法,新型炼铁厂到处出现。年取消了对制铁限制的决定。年颁布新公司法为经济发展带来新机会。铁产量从20年代平均每年为8万吨上升到50年代的14.5万吨。
与此同时,瑞典企业家重视木材工业的开发。年在诺尔兰海岸建成第一座蒸汽锯木厂,不久,建立了许多锯木厂,到年木材出口达到万立方米,比30年代平均年出口量增加5倍。木材出口为瑞典赚得了大量外汇。
利用这些资金,瑞典50年代从英国购买棉纺织机器,取代了国内落后的家庭手工业。木塔拉能够生产出包括大型蒸汽机在内的多种机械,成为新兴的机器制造业中心。
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始,瑞典改革邮政、创办电报,并逐步建立起现代银行业;从19世纪60年代起,瑞典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年,瑞典同法国缔结友好通商条约,最终确定了自由贸易原则,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3.4%。
从19世纪50年代下半期开始,一些地方和厂矿开始建设短途铁路。议会决定,地方铁路由私人修建经营,全国性干线由国家从国外借款修建。年从首都到哥德堡干线的通车对瑞典现代化进程产生很大影响,促进了农村和内地城镇的繁荣,加快了金属冶炼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10.瑞士
瑞士是山地之国,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瑞士为永久中立国。埃.邦儒尔在《瑞士简史》一书中论述这一时期瑞士工业发展的因素时写道:首先,中立政策使瑞士领土避开了战争,所以经济发展从未全部停顿过。……瑞士商业在欧洲战争中没有遭受重大的损失。而且,雇佣军服役、津贴和对外出口,带来了大量外国资本。这些资本,或有利于本国工业,或直接投入本国工业。在年间,瑞士作为避难所的权利,也引进了许多流亡者。他们主要是来自法国、萨尔、英国和荷兰的新教徒。这些人创建了新的工业部门或使原有工业近代化,从而使瑞士的工业更加繁荣。最后,国家在欧洲的中心位置和很多的水道,促成了工业不寻常的发展,……。
年瑞士制订联邦宪法,结束了瑞士的封建割据局面。关税、邮政、度量衡和币制的统一为瑞士的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年瑞士的铁路长度仅有25公里,年增加到公里,年达到公里。尽管年的铁路法规定联邦国家没有控制铁路的权利使瑞士没有形成一个有计划的国有化铁路系统,但19世纪50至60年代兴起的修建铁路的热潮,对于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以及国内工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股份公司也纷纷建立起来,如年建立英瑞炼乳公司、年建立亨利.雀巢公司等。瑞士的金融业也开始发达,年建立温特呼尔银行,年建立托根巴哈银行,年建成巴塞尔银行,以及年建成的瑞士信贷银行等。星罗棋布的银行网络对疏通国内外经济渠道、促进瑞士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到19世纪后期,瑞士已形成了工业垄断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的金融财团。
11.卢森堡
卢森堡于年成为独立国家,年,卢森堡加入德意志关税同盟,年欧洲国家伦敦会议公认卢森堡为永久中立国。19世纪下半期,卢森堡开始建设铁路网,依靠本国的铁矿石和鲁尔的煤,并引进吉尔克莱特和托马斯发明的碱性底吹转炉炼钢法即托马斯炼钢法,使卢森堡冶金工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年生铁产量60吨,年达到25万吨,其中约多半炼成了钢。同时,由于大量施用从矿渣中提炼出来的钙肥,贫瘠的阿登区也变成了肥沃的阿登区,农业生产发展了。到19世纪下半期,卢森堡已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国。
12.丹麦
丹麦以农立国,19世纪上半叶,由于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丹麦农产品已不仅能够实现自给,而且能够有剩余农产品输出。19世纪下半叶,东欧以及北美大量廉价谷物涌入西欧市场,促使丹麦农业生产的重心从种植业向畜牧业转移,使畜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农业、牧业生产的提高,促使了农、牧业的结合,许多中、小农户纷纷组成合作生产组织,如乳品生产合作社等。同时,腌肉、家禽、蛋制品加工等也成立了加工合作社。渔业生产因机动渔船、冷冻设备的应用,使丹麦的水产品的出口量不断增加。
手工业是丹麦传统经济的支柱,丹麦人利用当地丰富的陶土和原木发展陶瓷、家具等。制造业在19世纪上半期还处于萌芽状态,年丹麦颁布保护国内工商业的新关税法,为丹麦制造业及其它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3.波兰
波兰在拿破仑战败后,华沙大公国的一部分与比亚威斯托克省组成波兰王国,俄国沙皇为国王。年奥地利占领区废除农奴制,年沙皇也宣布在波兰王国废除农奴制,整个波兰进入资本主义阶段。
波兰的农业以谷物和大豆为主,生产效率低,大地主控制了大部分土地。年普鲁士占领区建成了弗罗茨瓦夫——奥瓦瓦铁路线,它是波兰的第一条铁路。
14.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年建立公国,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约占80%,因为南斯拉夫地处巴尔干半岛,多瑙河流经东北,西南濒亚得里亚海,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生产。年欧洲革命促进了南斯拉夫北部地区的资本主义发展,到19世纪后半叶,已先后出现工商业资产阶级,但土耳其占领区仍保留了封建主义经济。
15.匈牙利
匈牙利在19世纪基本上是奥地利的附庸国。年哈布斯堡帝国改为奥匈帝国,匈牙利在一些方面独立于奥地利,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匈牙利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但土地巨富和乡绅对工商业不感兴趣,小型工场常不足10人。
16.墨西哥
墨西哥独立后的经济仍十分落后,从国内来看主要是大部分农民仍然没有土地,以多罗列斯的呼声为代表的争取土地的农民运动接连不断。从国际方面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向墨西哥扩张。年2月,美国迫使墨西哥签订《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这是美国兼并墨西哥北方大片领土战争的结果。条约规定,墨西哥把部分领土割让给美国。这部分领土包括:今得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犹他州、内华达州和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的大部,俄克拉荷马州狭长地带,科罗拉多州大部,堪萨斯州西南部和怀俄明州西南部。
年至年,墨西哥政府实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如年墨西哥总统胡亚雷斯颁布改革法令,废除僧侣和军人的特权等,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绝大部分农民或是租种地主土地,或是当季节工人,土地被少数地主或外国人所有。工业在这段时期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到年,共有棉纺织厂家,毛织厂27家,造纸厂10家,肥皂厂家,卷烟厂41家,玻璃厂7家,酿酒厂家,制造其它产品的工厂家。
17.巴西
巴西于年独立,但掌握政权的大地主和大种植场主继续保存奴隶制,阻碍了巴西社会经济的进步。奴隶劳动是巴西种植场经济的基础。19世纪中叶,巴西的经济纳入世界市场,咖啡、糖、烟草和棉花等农产品的产量日益增加,但巴西所需的稻米、玉蜀黍等粮食产品依赖从国外进口。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也开始出现和成长,年已有50家工厂;年巴西与英国轮船通航;年,巴西建成了国内第一条铁路;年,开辟了通往欧洲的海底电报。成长中的资本主义同奴隶制、封建制的矛盾在加剧。
18.其他拉丁美洲国家
到年,除古巴、波多黎各、圭亚那等外,绝大部分拉丁美洲地区都已摆脱西、葡、法等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国家。但是政治上的独立并不等于经济上的独立。19世纪拉丁美洲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其单一产品经济,即不少国家主要只生产某种单一的农产品或矿产品,如巴西、哥伦比亚、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全靠咖啡维持;糖的生产则在古巴和多米尼加;巴拿马(当时属哥伦比亚)和洪都拉斯的唯一出口是香蕉;铜和锡分别构成了智利和玻利维亚的经济支柱。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从来没有停止向拉丁美洲的扩张,他们向拉丁美洲倾销大机器生产的廉价商品,并从拉丁美洲取走原材料;他们利用当地丰富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经营经济作物;他们设立银行,进行投资贷款,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同时进行。-年,英国对拉丁美洲输出的商品价值平均每年为万英镑,-年增加到每年平均万英镑;-年,英国向除巴西外的拉美国家先后贷款10次,共达万英镑,年投资增加到万英镑。到19世纪末,拉丁美洲各国的主要经济部门,如中南美洲的热带作物、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的石油、智利的硝石和铜都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垄断。
年,英美两国签订了《克莱顿——布尔瓦条约》,两国共享在巴拿马开凿运河的权利。若运河开通可使美国从纽约到旧金山的海路减少海里;-年,美国在巴拿马修筑铁路。这些仅仅是美国要独占巴拿马运河的开始。
古巴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屿,物产丰盛,适宜种植甘蔗、烟叶,还有大片原始森林和地下矿藏。年糖产量已达7万吨。古巴也是美国资本扩张的重要目标。美国总统杰弗逊年就认为古巴是美国的一个最有趣的补充物。年美国国务卿阿丹姆斯称古巴是北美大陆的天然延续,古巴脱离西班牙后无以自立,只能倒向美国,根据与苹果落地相同的自然法则,美国也不能把它们从怀抱中推开。
19.加拿大
加拿大在19世纪上半期仍是英帝国的一小块殖民地。构成后来加拿大核心的新斯科舍和魁北克不过是英属北美广大地区的一部分。直到19世纪30年代末,加拿大在英属地界以内,除了少数位置适中的地点显出几分接近于美国的繁荣以外,所有的地方似乎仍是不毛之地,古老的蒙特利尔天然是加拿大的商业都市,但是它在任何方面都比不上美国新建的布法罗城。魁北克和蒙特利尔都是农业区的中心,有少量工商业以及皮毛贸易,沿海和内陆河流与湖泊里,渔产很丰富,许多居民从事渔业。在大湖和大西洋之间还有大片森林,它提供了丰富的燃料、建筑材料和车船的制造材料,因此伐木业、木材加工业较为发达,另外还有一些小型工业如面粉业、制革业等。
年加拿大自治领成立,它是加拿大采取联邦制以及加拿大独立的开始。随着19世纪的进展,小麦日益成为加拿大的重要农产品。小麦产区在加拿大中部。要发展小麦的生产就得筑一条从东到西的铁路,把加拿大的中部地区和大西洋的沿岸地区连接起来。年,英属哥伦比亚省同意加入加拿大自治领,唯一的条件是十年之内要修筑横贯东西的铁路线。从此,加拿大兴起了建筑铁路的浪潮,从而也使加拿大经济迈入了快速增长的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