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地马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Brief品牌创意营销方法论王智 [复制链接]

1#

企业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

为了增加更多的品牌IP与消费者的互动性,

加深品牌在用户心中的心智,

多数的企业会想到“创意营销”,

“创意营销”并不是随意GET一个点就可以引爆的,

一个完整的“创意营销”,有内容创意,媒介,物料视觉,IP,公关,KOL等几个板块组成,并且也要掌握创意传播的规律,创意传播的时间,市场规律等。

创意的灵魂是策划,当自己或者团队拿到一个brief的时候,不要急于去思考“引爆点”,首先要围绕用户群体,预算,话题等几个方面去思考,找到主要创意传播的目的,品牌的个性,以及对友商的分析,用户的诉求等,那么智远今天将展开分享“品牌创意”营销的几个方面如何做。

—1—先写brief,再说创意

如果市场部或者老板有一个诉求告诉你:我要做一个品牌的创意营销,或者social(社会化营销),预算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空想法。那么智远建议,先不要让自己的思维太扩散,首先着手去思考,撰写一份brief很重要。

什么是Brief:

Brief就是创意简报,也是工作简报,

一般是在广告公司用这个称呼居多,

在做social的时候,有的甲方相对比较懒,

就会把诉求告诉乙方客户,

比如,我想要做一个什么,大概什么时候用,

预算多少钱等,然后乙方就会理清思路,

写成brief,

就是一个简单的工作需求单,

通常这个需求单在专业的大企业由甲方完成给到乙方或者第三公司招标,更容易和清晰让用户知道甲方需求。

一份完成的创意简报大概包括:品牌计划,品牌定位,品牌代言人,品牌写真,品牌主色调,品牌的营销理念,品牌的受众等七个部分组成。

我们在撰写Brief简报的内容时一定要准确,避免因为时间原因去糊弄,不经过市场调查和分析,这样的就会造成对“创意”方向的误导。

简单的Brief主要问6个问题:

1.项目的背景有哪些?

2.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3.今年的市场计划/策略大概什么样?

4.想对消费者“说”什么?

5.需要做哪些东西/物料?

6.需要什么时候交?

在专业的乙方公司通常会有一个Brief的模版表格,只需要按照表格填写即可。Brief对广告的成功起到的作用非常的关键,它是广告创意策划的核心骨,能为创作确定方向,制定策略,发出引导,还能在事实和创作之间起到纽带作用,确保“创意”和“品牌战略”广告传播价值观所统一。

—2—

炼内容,找问题,塑标签

简单的Brief拿到或者制作完成之后,就是要针对于“传播的受众”和“目的”,去找创意引爆的地方,通常落地最简单的方式是采用“塑标签的”形式去聚焦。

制作创意和“塑标签”有三步骤分享:

1.围绕受众寻找灵感

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身临其境”的方式,用假设我就是“消费者”“使用者的角度”采用惯性思维去推演。有些品牌,商品或者平台的标签相对来说会比较广泛,所以,对我们寻找灵感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举例,比如:品牌江小白,品类:酒,用户标签年轻化,个性化场景:喝酒,其他方面就是他的市场策略标签,它的经典段子,文案等。

这些都将成为我们去“寻找灵感”挖掘新标签,或者新话题最重要的因素。寻找灵感是一个基于准备和积累创造的过程,前提就是对问题需求进行研究分析。寻找灵感的过程可能有些痛苦,需要不断的思考,联系外界实物,结合当下场景,这也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个特点。

寻找灵感也是一个打破“传统营销”“创新的过程”。需要不断思索,所以要打破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型,进行大胆,夸张,跨界,合理的想象,最大程度的将自己“线性思维”转移成“点性思维”。

2.分析产品(品牌)和具体问题

找到好的创意的前提是对自己的品牌,平台,消费群体有一个非常全面的了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做到什么程度,通过这次营销想吸引哪些用户。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

在分析的时候,尽可能找到“竞争对手”资料,自己以往做的社会化营销的案例,这些都可以作为资料的佐证,根据这些假设提出创意,然后采用“反对法”去找和用户之间的“对立点”。

比如拿江小白做案例,饮酒,年轻人,二线城市,切入场景就可以思考消费者的B面,从消费者的职业出发,二线城市覆盖年轻人的生活作息,年龄段,婚后压力大,婚前找对象难,这些关键词都是深入挖掘出来,对应B面痛点,找到一个“解决痛点的爽点”,然后这个爽点,就可以作为假设的“标签”去作为传播的论点。

3.跳出本行业和领域去思考

在整个思考和“找标签”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可以跳出熟悉的领域,从其他领域的视角去审视“传播的需求点”,这样能够摆脱领域的限制,比如,要做一个生鲜水果的social,可以跳出水果思考。

这样也能摆脱不同领域思考陷入其中的困境,举例从美妆看水果,从服装看水果,“可以美颜的橙子”,“会说话的橙子”,这些都是跳跃性思维来带的分析结果。

这些整个创意思考的过程,都是需要围绕“创意营销”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的用户来进行传达什么样的心智。

即要获取其他领域的知识,也要善于运用这些元素,同时在寻求“创意”的过程中,还要从不同的思维原点出发,去尝试各种“标签”+“问题解决方案”+“场景组合”,不同的组合往往意义不同,即使相同的元素,采用不同的组合产生的结果也不同。

举例:“女性标签加护肤加约会”得出的新“创意”标签又不一样,我可能想要,约会也不能少一只MAC,MAC,气质。或者我可能有想到的标签是“职场女性在忙,也要有一只属于自己的MAC”。

—3—

落地线下传播载体

当以上“标签”元素已经做好,那么下一步需要做的是“寻找创意的载体”,通常“创意载体”和“标签”是同时进行的,这个方面也是根据预算而定。如果只有30万,可能只能做个H5的裂变传播,如果有万,可能可以思考下“地铁”“电梯”,所以落地传播的载体根据预算而定。

“创意只是基础”,“载体却有很多”

智远大概列举了下

市面上常用的一些创意手段和传播的方式有哪些:H5,短视频,地铁标签,快闪店,二次元线下主题会,沙雕段子,造物造节,一图流,微电影,写信(给xx的一封情书),攀登骑行,大片,动漫等等。。。

假设有了预算,有了内容,有了创意,基本上对应的渠道就非常好找了,一次曝光的载体通常在线下制造场景比较多些。

像网易用歌曲名字下面听歌者的评论去推了一波地铁曝光,钉钉用职场人的生活加感情场景,给人贴上了不同的标签,在地铁做的一波曝光,这些都属于“特定的线下曝光场景”,这些场景一次曝光的目的是引导用户好奇,从而达到网上二次曝光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