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在什么医院好 http://www.zherpaint.com/m/听新手妈妈说说生产时的“痛”
“在开三四指时,真的特别痛,不是我矫情,真的痛的话都说不出来。
那时我觉得自己像一个任人宰杀的鱼。实在痛得没有思考能力,只能眼泪哗哗地流。可能宝宝头偏大,本来医生建议剖,可是我家人不同意。
老公看我痛苦难忍的样子,虽然没有流出眼泪,但红红的眼眶和颤抖的说话声音,我知道他在紧张我。
他说,医生,剖吧。
皮试都打了,20分钟后宫口开到五六指,医生又催了。
最后,我们还是决定试试顺产,直接进产房。
由于那天没吃饭,生的时候没力气,医生叫我老公赶紧买点红牛巧克力什么回来给我吃。
老公急急忙忙去买,不走运,回来碰到车祸堵车,等他到我已经生出了,生了一个多小时。
他不在的期间,我真的很绝望。
比通更绝望的是,孩子头卡在骨盆,上不去下不来。
顺不下来,剖有风险,只能靠自己生,胎心从掉到80,后来侧切才生出来。
是个大胖小子,但是看到宝宝的小手小脚都是紫紫的,特心疼。
老公是在我生了没几分钟才回到。
他赶回到进产房没看儿子,选择看了我,还有一群人围着我,儿子被晾在一边,不哭不闹。
那一瞬间,我的眼泪哇哇流,感觉自己特像偶像剧里的女主。
老公看我又哭了,说,咱不要二胎。发动到生出来就三个小时,头胎已经很快了,现在宫缩痛回想起来,还是感觉隐隐作痛,大概是心理作用吧。”
孕育生命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呀。
明知道生宝宝,像在经历一场“浩劫”,生产的时候还是咬着牙扛了下来。
有过生产经历的女人,生宝宝过程中,都会有这种感觉,最希望的就是立刻、马上能够终止。
十级的痛,可不是闹着玩的。
为这位努力又勇敢的妈妈鼓掌!
当看到那个小小的身体里,留着自己和自己爱的人的血液,一切都是值得。
当小生命诞生那一瞬间,感觉到是一种生命的奇迹。
这位妈妈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本书,一本孕育生命的书。关于“生孩子和锯腿,哪个更疼?”我也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孕育生命之书——《生命的奇迹》
我在看《生命的奇迹》这本书的时候感触很多。
书中,童话般的模式,加上有趣的图解,将生孩子时的破膜、大小便失禁、母乳喂养、婴儿护理和取名的意义,一一讲述。
最重要的是能让你知道,从古至今,生孩子养孩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可以见识到各色孕产文化和育儿经验。
比如:
“渴望咬人胳膊的孕妇。”“体验生孩子的男人。”“你还将学会‘预测’孕妇将要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知道她在怀孕期间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
你会被书中那些风趣的插图和好玩的互动游戏所吸引呢。
老实说,不论以前还是现在,生孩子都必须经历宫缩痛,这种痛到底痛到什么程度?
说说“生孩子和锯腿,哪个更疼?”,《生命的奇迹》告诉我:截肢更痛。严谨点说,无麻醉条件下截肢的痛苦比宫缩痛更痛。
我想,生过孩子的女人,应该都不想回味当初生孩子时的那种宫缩痛吧。
如果,你去问问她们,她们应该会这样回答你,“不要再提那种疼痛了。”“太酸“爽”了!”“就这一次,再也不要了!”
一位名叫伯特·梅尔扎克研究员,就研究过“宫缩有多么疼痛”。
得出的结论是,“宫缩引发的痛感高于腰痛、牙痛和风湿病痛,不过,比无麻醉条件下截肢的痛苦要轻。”
所以,生孩子真的不容易。
特别感谢我的父母,谢谢她们让我来到这个世界,让看见这个这个世界的精彩。
男人产床模仿女人生孩子过程,变态?
看过古装剧的人,应该都知道,古代人最忌讳就是让男人进产房。
在16世纪,就有这么一位德国医生维尔特通过男扮女装,看了女人产子的过程,被烧死在火刑柱上的故事。
产房就一定是男人的禁地吗?《生命的奇迹》告诉我们,并非如此。
“在危地马拉的玛雅文明中,妇女会坐在丈夫膝盖上生孩子。她可以抓着丈夫,或者把他推开。在此过程中,丈夫能够充分感受到分娩有多么困难,从而以后好好照顾妻子和孩子。”
丈夫在女人分娩后,跑到产床上重新体会分娩过程。
大口喘气,呻吟,呼喊,还把婴儿抱在怀里,让他在自己的乳头上吮吸。
这些看着多恶心的行为呀。
他们用狂热的行为表达对小生命的奇迹,对小生命的爱,还有生命的信仰。
据说,这种“文化”来自印度南部。
我一点不觉得男人模仿女人生娃有什么不妥。
现在还有些男人去感受生产带来的断肋骨般的疼痛,尽管他们没有扛到生孩子的那种十级痛,但从他们尝试的过程中,看到了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结束语:
想想那小小的婴儿躺在母亲的胸膛上,依偎着母亲。
“婴儿嗅着母亲的芬芳,感受着母亲的温暖,倾听着母亲的心跳。”“婴儿闻着母亲的乳房,张开嘴巴,试图吮吸乳头。”
安全,快乐,满足,闹腾,哭泣.....生命最初的样子,无比美好!
我大概知道,为什么人人都说刚出生的宝宝是最纯洁的了。
那时向往,是对生命美好的感叹!
你还想知道关于孕育的那些小知识。
比如:“过去的人怀不上孩子怎么办?”“为什么孕妇的肚子有的圆有的尖?”“分娩的最佳姿势是蹲着还是躺着?”等等。
你都可以从《生命的奇迹》这本书找到答案哦。
小生命的奇迹,感受他!敬畏他!爱护他!守护他!教育他!
当“亲子角色颠倒”时,孩子成了父母发泄的“工具人”
连续50天熬夜的“成绩”:“熊猫眼”,胖20斤,还有健忘
别人口中的“理所当然”,会让你落入“习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