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联合果品公司的影响下,年,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了中央情报局——国务院推翻阿本斯的计划。根据该计划,将由年因卷入右派政变而流亡洪都拉斯的右派上校卡洛斯·卡斯蒂略·阿马斯取代阿本斯。
美国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和他的弟弟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都来自纽约的一家律师事务所,而该事务所与联合果品公司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大使亨利·卡伯特·洛奇和负责拉美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约翰·穆尔斯·卡伯特都是联合果品公司的股东。
由于美国对危地马拉实行武器禁运,阿本斯政府便向其他国家寻求武器来源。年5月,从捷克斯洛伐克购买的军火船抵达危地马拉,这为美国进行干预提供了借口。6月,阿马斯率领的暴乱分子在美国中央情报局飞机对首都进行空袭的配合下,从洪都拉斯侵入危地马拉。
危地马拉军队拒绝采取抵抗行动,而工人又没有武装起来,阿本斯政府倒台了。6月3日,阿马斯乘美国使馆的飞机进入首都。就任总统后,阿马斯对革命的支持者展开了疯狂报复。根据一项估计,人被处决。
阿马斯取消了年劳工法中的大部分条款,撤销了对个工会组织的承认,将所有被充公的土地物归原主,将国营发电厂的控制权交给美国公司。年10月至年年底,美国向危地马拉拨付了1亿美元的援助。年,阿马斯在一次内讧中被杀。
随后举行的选举中,伊迪戈拉斯·富恩特斯靠舞弊当选为总统。他上台后不久,古巴革命取得了胜利,年4月28日,危地马拉在拉美国家中第一个遵照白宫指示与古巴断交,并同意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危地马拉训练古巴雇佣军。伊迪戈拉斯政府十分腐败,50年代末出口农产品价格的下跌,造成了社会动荡。
年11月13日,驻守马塔尔诺罗的一批年轻军官举行起义,但很快被镇压。起义失败后,以图尔西奥斯·利马和容·索萨为首的20名起义者进入伊萨巴尔省和洪都拉斯的密林展开了游击战争。尽管政府进行了野蛮的镇压,但游击队运动坚持了下来,并在70年代中期达到了高潮,成立了人民游击队。
游击队运动与工会、农民组织之间加强了合作。同时,教会内部发生了分裂,很多教士和牧师受解放神学的影响,站到了穷苦人一边。政府对进步教会人士进行了残酷镇压,仅年,就有12名教士被杀。年,三支主要的游击队组织和危地马拉共产党决定组成联合司令部,统一协调军事行动。
到年年底,他们在军事上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普遍的暴力和游击队行动的升级导致了资本外逃,加剧了经济危机。年,一场军事政变废除了3月份举行的总统选举,任命里奥斯·蒙特为三人洪达的首脑。
为了将印第安人清除出游击队得到支持的地区,蒙特推行了“焦土政策”,这一措施始于蒙特的前任罗梅罗·卢卡斯·加西亚(-年)时期,首先派军队放火烧掉印第安人的村庄,杀掉多名印第安人,然后,将幸存者重新安置,以阻断印第安人与游击队的联系。
年8月,蒙特被国防部长奥斯卡·温贝托·梅希亚·维克托雷斯领导的政变推翻。经济上的困境和国际上的孤立迫使军方将权力交给文人,但是,“还政于民”的前提是,任何文人政府将不得干预军人的反颠覆战争,或者触动土地制度。
年1月1日,举行了制宪会议选举,持温和改革立场的基督教民主党获议会最多席位,另一温和派政党民族中心联盟居第二位。制宪会议通过宪法,确定于年11月3日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但是,没有就任何政治和社会问题做出决定。
选举如期举行,来自基督教民主党的比尼西奥·塞雷索当选为总统。塞雷索执政后,军方依然对村地区保持着有效控制。成百上千的印第安人被迫离乡背井,被重新安在所谓的模范村内。但是,游击队活动在经过挫折后再度恢复了活力,很模范村被游击队控制区域所包围。
尽管如此,负责协调游击队行动的危马拉全国革命联盟发表了致塞雷索总统的公开信,表示愿意进和平谈判。年4月,在政府支持的和解委员会与游击队领导人之间举行了首轮会谈。塞雷索的继任者、年上台的豪尔赫·塞拉诺·埃利亚斯政府期间,会谈得以继续。
然而,年的最初几个月,一系列因素引发了塞拉诺政府的危机。一是电费价格突然上涨引起了民众的普遍愤怒,二是玛雅人活动家、危地马拉人权领袖、女政治家吉戈贝塔·门楚获得年诺贝尔和平奖。政府最初的反应是指控门楚为游击分子,后来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缓和了姿态,但是,门楚获奖后,危地马拉国内的暗杀和失踪事件激增。
与此同时,与危地马拉全国革命联盟的和平谈判因军队内部分歧而中断。在普遍的社会不稳和民众抗议面前,塞拉诺在右派军人的支持下,与秘鲁的藤森如出一辙,发动“自我政变”,于年5月25日宣布解散议会和最高法院,集行政、立法、司法大权于一身。
此举遭到了美国的反对,美国中止了对危地马拉的经济援助,导致了企业界的惊恐和军方的动摇,塞拉诺丧失了支持基础。政变最终破产,塞拉诺流亡巴拿马。为结束危机,军方、议会领导人、企业界和相关团体进行了一系列谈判,最终达成协议,由军方控制政权,直到找到一个塞拉诺的继承人为止。在右派军人的支持下,最终拉米罗·德·莱昂·卡皮奥就任总统。
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年1月,政府与危地马拉全国革命联盟恢复了谈判,并于3月底双方签署了人权协议,规定立即建立国际核查机制以监督人权问题。但是政府并没有遵照协议采取步骤,联合国国际核查委员会直到11月才抵达危地马拉。
6月,双方又签订了两个协议,规定重新安置流离失所的人们,并成立真相调查委员会,对过去侵犯人权的罪行进行曝光,但不点明谁应为此责任承担者。年1月,阿尔瓦罗·阿尔苏就任总统后,和平进程取得较快进展。12月29日,在危地马拉国民宫签署了最终和平协定,规定停火、进行宪法和选举改革,危地马拉全国革命联盟取得合法地位,并确定了实施各项协议的时间表。
结语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协议,正式结束了长达36年的内战,但是,这一协议并没有保证完全尊重人权和自由。年4月,胡安·何塞·赫拉尔迪主教在披露大规模的侵犯人权内幕几天后被神秘暗杀。在民主制的外表下,军方依然在危地马拉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