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地马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市场营销对产品的十大分类 [复制链接]

1#
怎样可以治白癜风 https://m.39.net/pf/a_6159813.html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整天和产品打交道,要不在消费产品,要不在生产产品,要不就在聊产品。

究竟产品是什么,我们很少探讨。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产品经理这个东西甚嚣尘上,产品几乎等同于了app。

一般意义上的营销观点,是二元论的,将产品和营销分开了,将产品的创造和生产与产品的销售分开了。分成产出来和卖出去。

现实中,大部分的企业,也是在产品营销二元论的指导下,进行架构和运营的,比如简单的工厂,都有研发生产制造的部门,和营销推广销售的部门,前者负责将产品生产出来,后者负责将产品卖出去。

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产品是营销的对象,狭隘的营销不涉及产品。

产品到底是什么,其实对大部分人而言,是熟悉的陌生人。

产品到底是什么?词典里面是狭义的产品,单从语义的角度,给出了一个比较滞后和通用的解释,叫作生产出来的物品。

强调了两个方面,被生产,当然是被人生产,另一个方面就是产品的“物”性,这里的物是物理,也就是强调实物。也就是说狭义的产品(product)等同于实在的货(goods)。

在专业市场营销领域,产品并不和营销相对,而是市场营销的一个关键要素,是营销的一部分。产品比词典里面的解释更加的广义,可以被marketed,可以被营销的东西,都是产品(product)。包括goods,但又不限于goods,《营销管理》一书,总结了包括goods在内的10种“产品”(product)。

今天咱们先罗列出来,这个10个东西都是什么?

1、goods

这个不解释了,就是实物类的产品,我们俗称的“货”。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用咱们传统的产业分类的方式,就是第一产业,农业产出的货。第二产业,工业产出的货。

2、services

各种服务。简单理解就是第三产业服务业提供的产品,大的服务比如运输、各种租赁、咨询等等。小的服务,比如我们剪个头发、做个spa这些都是。

3、events

基于时间或者说限于时间的事件或者是活动,大的活动比如奥运会、世界杯、演唱会、各种交易会等,这些产品,也是可以卖的,也是要卖出去的。

比如奥运会,至少有三个东西可以卖得,简单说是招商和票务,招商的对象是机构,也就是toB的,通常是商业机构,奥运会各种赞助商的头衔和品牌展示曝光的机会。票务一般是对c端的,卖票,开闭幕式的门票,各种比赛的赛场门票。另外就是赛事的转播权,这是卖给各国媒体的。

4、experiences

体验和经历。看到这个东西时候,你就知道,所谓的体验经济,并不是什么新东西。作为消费者来说,体验到的东西,更多是精神上的,留下了珍贵的记忆,这个记忆如果是值得回忆的,那就是好的体验。

比如近几年比较流行的线下密室逃脱、鬼屋,这些卖的就是体验。传统的旅游行业卖的也是体验,正如旅游的一个解释一样,“从我们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那是为了什么,为了体验。

这些体验,是基于goods和services,还有idea创造出来的。

5、persons

简单说就是人,功能人和工具人。找工作就是把自己卖出去,简历就是自己的说明书和宣传文案。近些年流行的流量明星,其实就是某些资本和机构推动和打造的“产品”。

6、places

简单说是地点,国家、地区、城市。在国内,我们打开央视,能看到各种地区的招商和想象宣传片,背后的目的是吸引招商、定居、旅游。比如“来了深圳,就是深圳人”。在国内,一般都是各级政府机构来策划的,我们的宣传部,简单说有两个职能,一个是内宣,一个是外宣。表面上是提升形象,背后的实质更多还是经济目的。

7、properties

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的资产,比如土地、各种房地产的产权和使用权等。无形的,比如公司的股权、期权、债权等。近年来,各种互联网创业公司,从一个idea开始,种子轮、天使轮及后面的各种轮的估值和吸引投资,最后落实到协议上,卖的基本都是股权。

8、organizations

组织机构。这里包括商业的公司,公益的机构等。营销他们,或者说他们营销的目的,大而化之,可以说是提供公众形象。比如红十字会,搞各种活动,目的是吸引资金,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至于资金的使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是商业机构,比如某山泉搞得卖一瓶水,就给希望工程捐一分钱,这些表面上没有卖产品,提升所谓的企业形象,让公众对这个组织更有好感,其实实质上可以说是在营销这个“组织”。

当年家喻户晓的中央电视台的“心有的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显然不是卖舞台的,而是卖央视本身的。营销的对象是国内外的品牌企业,或者是想成为大品牌的企业。

9、information

信息。这个信息的概念非常广,包括了新闻、知识、数据等等。我们买张报纸,并不买那个纸,而是买上面的新闻(事实和观点)。学校、教育机构及这些年兴起的知识表现的机构和个人,贩卖的更多就是知识类的信息。

还有一种信息,比如体检,体检本身并不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任何的改善和提供。体检的费用,其实是为体检报告付费,体检报告的本质就是有关我们身体的信息。

数据,很多app是以获取数据为目的的,或者获取用户信息是一种副产品,比如电商平台的用户消费数据。当然了,明码标价的个人隐私数据是非法的,但是脱敏之后的数据和报告,是可以作为数据产品买卖和交易的,比如某些行业报告、特定人群的行为分析报告,诸如此类吧。

10、ideas

可以翻译成创意和观念,通俗来说就是个想法。

比如我们熟悉的传销组织,所谓的洗脑,首先卖的就是一个想法,如果你接受了这个想法,那就洗脑成功了。

某些专业创意咨询机构,卖的就是想法。有些机构是只出idea,不参与执行,或者是参与部分执行。比如加多宝当年和某机构,花了万,得到了“怕上火,喝加多宝”,表面上是一个广告语,实质上就是一个idea。

市面上流行的很多招商加盟的项目,我们俗称的“卖店”,实质上也是以某些goods和services为依托的创业想法(ideas),它还有个高大上的说法,叫商业模式。哈哈

了解产品的内涵和分类,有助于我们升级产品和做产品的升级。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个10个分类里面客观的东西,只有goods、properties、persons、places这四个是实的,其他6个都是虚的。

所谓的产品升级,其实就是以实为基础,通过创新而发展出新的,更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来。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会持续介绍一些产品升级的成功案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