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翡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玉者,石之美也。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在大自然中,凡是颜色美丽、光芒润泽、质地细密坚韧,有一种硬度,有利于雕刻和收藏的由一种矿物或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便是玉。如翡翠、软玉、柚玉、独山玉、东陵玉、寿山石等等,都属于玉或玉石之列。年,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提出了一个很具体、很专业的观点;只有软玉、硬玉组成的多晶质集合体才能称为玉。中国新疆出产的白玉、青玉等属于软玉,缅甸出产的翡翠属于硬玉或主要由硬玉组成的玉。如此简单的分类,长期地影响了我国地质界、珠宝界对玉的认识和辨析思维,使人感叹。
翡翠
显然,法国德穆尔先生提出的“玉”的观念(定义)实在太狭窄,故宫博物馆原副院长杨伯达先生曾对此提出过异议。按现代宝石学中对矿物的归类和界定,对于“玉”的认识也完全应该扩大和扩充其内容。但作为一种专业观点和历史人物,德穆尔先生及其对玉的认识,应该有其历史地位。对于翡翠的概念,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才算完整。首先,“翡翠”是中国的一个比喻性、赞美性的名词。
翡翠
翡翠的由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翡翠鸟,翡翠雄鸟羽毛为红色,雌鸟羽毛呈绿色,非常美丽可爱。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将美玉比喻为“翡翠”的记载。后来,确切地说是明末清初,人们发现产自缅甸的硬玉,其颜色、光泽、质地美丽无比,上等硬玉的颜色与翡翠鸟的羽毛很相似,于是,缅甸硬玉便被称为翡翠,而且得到国人的认同并流传于世。
翡翠
第二,翡翠的矿物学名称为“硬玉”,或翡翠主要由硬玉组成,在传统的观念中,翡翠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突出了其耐用性的特点,翡翠必然是硬玉或主要由硬玉组成,但是硬玉并不一定就是翡翠。另外,翡翠之所以与软玉有区别,就是因为其质地坚韧,硬度、比重、折射率高于软玉,其光泽、透明度和色彩也优于软玉。翡翠形成的条件也十分苛刻,它是在低温的环境中,在极高的压力下经过漫长的时间,经历长期的地质活动,由许多互相叠加的地质现象而形成的。美国的科学家在实验室经过大量的模拟后得出结论:翡翠是在一万个大气压和~℃的温度环境下生成的。
翡翠
地球从地表到地心,越往内部深入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翡翠既然是在低温高压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就不可能生成于地球的较深部分。那么在地球的较低温部分怎么会有高压的条件呢?从地球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样的高压条件是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挤压力导致的。而硬玉矿床分布的地方,均是地壳强烈运动的地带,如果要产生优质的翡翠,还需要有致色因素,就是含有矿物质的后期渗入,这也是绿色翡翠生成的必要条件,是翡翠色彩迷人的重要条件之一。从这几个条件看,高质的翡翠必然非常稀少,而经过人类不断的探索和寻找,至今为止,在世界的6个国家发现了硬玉,即在缅甸、日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危地马拉和美国发现了硬玉。可见其有多么的稀少。